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 裁判文书网烂尾了?网友分析对吗
    裁判文书网烂尾了?网友分析对吗
    编者按:曾有律师撰文称,近期代理的一起案件,自己提供了裁判文书网上找到的裁判案例主张类案裁判标准适用,可对方代理人指出,自己提供参考的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查询不到。律师不信,明明自己刚从文书网上复制的,怎么就没有了呢?经再次查验证实,发现确实已经查询不到。学了7年法,突然裁判文书不公开了。公开的裁判文书一般会被法学生用来当作写作的案例、案例研习研究的对象以及律师们研究类案判决思路的工具,...
    2023-11-26
  • 没有了裁判文书公开,仅靠自我监督可以避免“搞笑判决”吗?
    没有了裁判文书公开,仅靠自我监督可以避免“搞笑判决”吗?
    近日,一篇《最新!法院搞笑判决来了》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中,列出了很多网上近期流传的仅是文本错误的法院裁判文书,肯定会让对于法院裁判文书心怀敬畏之心的人,大跌眼镜。对于案件当事人而言,法院的裁判文书,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定,轻则决定成百上千万元的资产归属,重则定夺人的人身自由生死两别;对于律师等社会法律人而言,法院的裁判文书,就是一部需要不停研究并且作为下个案件作为根据的法律适用指导,想要推翻...
    2023-11-19
  • 检察院建议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八个月,法院就照着判了,怪谁?
    检察院建议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八个月,法院就照着判了,怪谁?
    曾经,电影《孤注一掷》火热全国,作为一部反诈题材的法制影片,却引来无数的法律人吐槽影片的法律水平不过关。原因是,影片的结尾,为了加强电诈危害的教育意义,特点交代出片中饰演在缅北诈骗集团从事赌场荷官角色的安娜,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一年。许多法律人吐槽指出,这样的判决结果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
  • 没有裁判文书公开,司法诉讼成了裁判标准莫测的神秘主义
    没有裁判文书公开,司法诉讼成了裁判标准莫测的神秘主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饰演一中院副院长的陈清泉有句经典台词:法律依据我来找,要想让高总赢我就有让高总赢的办法,法律条文的解释权在我这儿。这句话虽然出自一个反面人物之口,但却不无现实道理和法律现象。法律是公正的,司法裁判要依法进行,但现实却是,法律规定要落实到具体个案的司法裁判中,却是一个法律落实到实践的复杂过程。其中,有案件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律师的法律水平,还有法官的法律意识、司法能力,还有就是...
    2023-10-20
  • 如果没有裁判文书网公开,每个司法裁判文书都可能成为社会热点
    如果没有裁判文书网公开,每个司法裁判文书都可能成为社会热点
    最近几天,反映和呼吁裁判文书公开的文章,在各媒体平台上此起彼伏,都是反映近几年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裁判文书断崖式下跌的,甚至还有文章称,以后的裁判文书,是否公开都成了问题。裁判文书网上的“开放、动态、透明、便民”八个建站宗旨,还赫然在列,可裁判文书公开的数量及公开力度,已经成了现实问题,究竟该去往何处,是个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具体情况详见《裁判文书公开率大降99%,很多人不明白裁判文书公开的价值...
    2023-10-05
  • 裁判文书院庭长阅核制最大的隐忧是,办案责任成了踢皮球
    裁判文书院庭长阅核制最大的隐忧是,办案责任成了踢皮球
    终于,影响力足以波及大多数司法案件诉讼过程及结果的重要改革内容的裁判文书阅核制来了。从今年7月份,庭长要对本庭除调解撤诉之外的案件裁判文书全部阅核,分管院长要对分管庭室“四类案件”全部阅核留痕,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被某省高院领导提及经验做法,尽管颇具争议,但到9月份还是开始在各地以“探索”、“试行”的名义推广开来(详见《裁判文书阅核制时代来了,各地法院已经推广开来》一文)。这标志着,2014年开始...
    2023-10-04
  • 胡云腾: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胡云腾: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作者:胡云腾,原最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教授、博士生导师导语:全国法院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所谓应当参照,就是必须参照的意思。如果法官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其裁判违反指导性案例确立的原则或精神,就可能导致被上级法院推翻。指导性案例是适用法律的模范案例,一个裁判违反了指导性案例,就一定会违反指导性案例所适用的法律规则或原则精神。这个裁判本质上不是因...
  • 山上捡的枪上缴被判拘役,判决不通情理怎么办?
    山上捡的枪上缴被判拘役,判决不通情理怎么办?
    有人说,法官最大的法律是良知,良知是最高的法律准则;也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国家的法律规定没有多么高深,只要案件的裁判经得起跟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社会大众常理推敲,就是正确的裁判。有个老法官曾经跟烟语君说过,他每次遇到拿不准裁判结果的案件,就把案情不具名的说给没学过法律的家里人听听,听听他们的裁判意见,就会豁然开朗,判决之后大多数会获得效果公正的反映。也许正是基于此,域外英美法系的司法领域,大量...
    2023-09-20
  • 实践证明,法官独立裁判看上去很美,但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法官独立裁判看上去很美,但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很多人去法院打官司,包括很多没有体制内工作经验的律师在内,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法院的内部运行规则。他们只知道要求裁判公正、依法办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却不知道自己的案件究竟是谁决定裁判结果的。举个例子,每个裁判文书的裁判说理部分,写的都是“本院认为”,结尾处列的却是合议庭成员的名字上加盖的法院印章。裁判文书上的说理和结果,究竟是法官做出的,还是法院做出的呢?此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法官,...
    2023-08-20
  • “阅核”制要来?学者此前预言:不用五年,科层制就可能重现法院
    “阅核”制要来?学者此前预言:不用五年,科层制就可能重现法院
    烟语君语:近日,各地各级法院的公开宣传资料显示,事关裁判案件审判权主体的又一次改革——庭院长“阅核”裁判文书制,正在呼之欲出。(熟悉本号的读者应该知道,本号成立之初,撰写了大量的司法改革文章,并且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着司法改革的进程)这意味着,一场事关重新构建审判权力运行体系的改革,正在走来。公开资料显示,有的法院,已经制定了成文《关于落实“阅核”制度的试行意见》下发执行;有的法院,没有公开文件,但...
    2023-08-19
  • 建桥一家18口被判刑:没有媒体介入的话,如何获得司法救济?
    建桥一家18口被判刑:没有媒体介入的话,如何获得司法救济?
    最近,一则“建桥一家18口被判寻衅滋事罪”的新闻,让一则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和寻衅滋事罪被“口袋化”运行,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详见《私搭浮桥一家18口被判刑最新进展,法院正在重新审查申诉请求》)不光是媒体参与的热议,该案一审法院刑事判决书(详见今天第四篇文章)、二审驳回申诉通知书的曝光,也让众多的法律业者,参与到对这个案件法律适用的探讨之中。先梳理一下该案的审判程序:1、2019年12月31...
  • 最高法院裁判:提执行异议被驳回后,能否再提第三人撤销之诉​
    最高法院裁判:提执行异议被驳回后,能否再提第三人撤销之诉​
    裁判要旨1.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对执行异议裁定不服,认为原裁判内容错误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只能对原裁判申请再审,但是法律并没有对案外人先启动执行异议程序、执行异议并获法院支持情形下,案外人认为原裁判内容错误损害其合法权益,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或是否只能申请再审作出明确的指引。实际上,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在功能上和保护的主体范围上均有一定的重合。在二者竞合的情形下,案外人只可根据启动程序...
    2023-06-15
  • 没有裁判文书的公开,法院又要背热搜榜上“错案”的锅了
    没有裁判文书的公开,法院又要背热搜榜上“错案”的锅了
    昨天,一则“被拳打后,女子用高跟鞋将对方砸伤!后果很严重”的案例报道登上了热搜,被各大小媒体纷纷转载(详见《微博热搜:女子挨男子打用高跟鞋砸伤对方被判刑三年,真相是...》一文)。留言区里,大多是对法院裁判结果的不理解。2016年,卢某经营着一家店铺,有一天,男顾客肖某在店里和她发生争执,用高压锅盖将玻璃店门打碎,卢某随即报警,民警将二人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在乘坐巡防车去派出所途中,两人继续争吵...
  • 裁判文书因为企业贷款受阻就下网,会不会以后都申请不公开?
    裁判文书因为企业贷款受阻就下网,会不会以后都申请不公开?
    今天,某省高院发布了一篇内容是“裁判文书下网,帮助企业顺利渡劫”的文章,大概是:一企业跟其他公司存在设备采购合同纠纷成诉,案经一审、二审、再审、重审程序,该企业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了违约责任。后案经执行程序达成了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时,再审案件的高院将再审裁定书公布到裁判文书网上。该企业这场诉讼因为裁判文书上网,导致了其在国家发改委相关惠企平台审核贷款时受到了“贷款授信审判受阻”,诉讼结果使其“公司的...
    2023-04-16
  • 民事诉讼可以二次起诉吗
    民事诉讼可以二次起诉吗
    1、不可以。2、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不能重复起诉。二次重复起诉的,法院不受理诉讼请求,已经受理的会驳回起诉。3、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1、不可以。2、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不能重复起诉。二次重复起诉的,法院不受理诉讼请求,已经受理的会驳回起诉。3、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