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都2023年了,侦破案件还在靠刑讯逼供!造成轻伤免于刑事处罚?

作者 :茜柔 2024-05-07 06:00:08 围观 : 评论

近日,有公众号从裁判文文书网转载了一篇某法院公布的一审刑事判决书,两名被告人分别是一名某派出所民警和一名辅警,指控的罪名是刑讯逼供罪。

根据查明事实,案发时间为2023年的事儿,法治建设了几十年,国家法律规定、上级部门要求、普法宣传推广等等都在三令五申的强调文明办案、依法办案、禁止刑讯逼供,居然还有执法人员在靠这违法的侦查手段办案,真的是令人震惊,也令人疑问,如何才能真正的杜绝此类刑讯逼供?



根据判决书查明的事实:2023年5月某日,曹某因实施入户盗窃时被户主当场抓获,送交派出所。在随后的指认现场过程中,派出所干警及辅警杨某、许某和邓某在车内盘问曹某,因曹某否认其他盗窃事实,杨某便使用伸缩警棍抽打曹某,许某掌掴曹某面部。之后三人更是使用矿泉水浇灌曹某口鼻致其呛水,导致曹某其后被送入医院抢救。

经司法鉴定,曹某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胸骨中下段骨折,急性肾损伤、肌红蛋白尿、中度贫血、低钾血症系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构成轻伤二级。两名被告人(另外一人另案处理,判决书没有交代审判情况)归案,在多次讯问后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烟语君曾经跟多名公安人员交流过,他们都明确表示知道刑讯逼供违法乃至犯罪,众口一词的表示,现在的办案都很文明,根本不存在刑讯逼供的情况。他们也知道,办案不过是履行公职,没必要为了公务而采用违法的方式,让自己乃至家人面临犯罪的后果。可真实的案例面前,而且是2023年发生的,说明并非所有的办案人员具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口供的;2.以较长时间冻、饿、晒、烤等手段逼取口供,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健康的;3.刑讯逼供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轻伤、重伤、死亡的;4.刑讯逼供,情节严重,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刑讯逼供,造成错案的;6.刑讯逼供3人次以上的;7.纵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刑讯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8.其他刑讯逼供应予追诉的情形。

可见,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对司法人员采用刑讯逼供方式侦办刑事案件的,只要“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口供的”,采用的只要实施行为不问造成后果的严格追究刑事责任的立法标准,造成轻伤以上的,适用故意伤害等罪名从重处罚。

如此的严格立案规定,为何没有杜绝刑讯逼供呢?众多的法学教授和司法高官,都曾经分析过原因,直指形成的成因,给出解决办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在“刑讯逼供屡禁不绝,原因是这六个”一文中分析认为:

在很多司法人员看来,打击犯罪的正当性就弱化了侦查人员刑讯逼供时的罪恶感;把犯罪嫌疑人视为“坏人”,只有采用“特殊手段”才能让其低头认罪;侦查技术与手段简单粗暴,承受破案压力而面临困境时刑讯逼供就成为不二的选择;负有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对于违法侦查手段履职乏力,不愿监督当地的侦查机关,甚至已习以为常;《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侦查手段违法形成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对于刑讯逼供的追责力度欠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即便是立案处理,也是轻轻放下。

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索然《刑法》及司法解释对刑讯逼供及其形成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很严苛,但却屡屡落实不到执法司法实践中,也就造成了刑讯逼供成了屡禁不止的顽疾,造成了某些司法人员有恃无恐,甚至造成了很多令无罪人员被判有罪的案例。例如,详见本号《没有有效监督,司法案件能错得多离谱?打着“依法”名义将一个“傻子”判刑入狱》一文。



回到上文中的案例,刑讯逼供造成了曹某轻伤二级,检察院起诉时分出主犯从犯的建议刑期是拘役六个月及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可在赔偿了曹某40万元取得谅解后,检察院当庭调整量刑建议为对两被告人均免予刑事处罚。法院遂采纳了检察院更改后的量刑建议,判决而被告人免于刑事处罚。

如此的审判结果,这40万与其说是赔偿了曹某,不如说是避免了背上刑事制裁的责任负担及后续影响,还可以继续保留住了公职。可是,这追究力度,能发挥出今后杜绝刑讯逼供的震慑力吗?

要知道,刑讯逼供这一侦查手段,在无数的冤假错案的教训面前早已得到证明,其危害后果绝不亚于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轻则让《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流于形式,重则可以让无辜的人说你有罪你就得承认有罪。

2024年3月8日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工作还有不少突出问题,法律监督职责履行存在薄弱环节,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力的问题仍然存在等等,今后要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冤错案件,着力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维护司法公正。

烟语君建议,今后对于司法人员包括刑讯逼供之类的渎职犯罪,检察机关是否一律适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十九条规定,“本规则第十三条规定的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如果由其他人民检察院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其他人民检察院管辖。”,以实行异地管辖为原则。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HTTP://WWW.79110.net◐◐◐◐◐◐◐◐◐◐◐◐◐◐◐◐豪仕法律网

相关文章

  • 员工在单位仓库自杀身亡,单位是否承担责任?
    员工在单位仓库自杀身亡,单位是否承担责任?

    员工在单位仓库自杀身亡,单位是否承担责任? 作者|王景林 01案情回顾 原告:姚某、张某、杨某 被告:某公司 2020年12月,案外人杨某1入职被告某公司。某公司经营业务主要涉及国际货运代理,杨某1在单位职位是现场关务。杨某1主要工作是,当单位遇到货物查验不过时,杨某1出面与海关相关人员沟通协调,采用请客送礼等方式解决问题;平时逢年过节,公司老板也会授意杨某1公关,向海关、市场监督、消防、安检等单...

    2024-05-07 10:00:04
  • 都2023年了,侦破案件还在靠刑讯逼供!造成轻伤免于刑事处罚?
    都2023年了,侦破案件还在靠刑讯逼供!造成轻伤免于刑事处罚?

    近日,有公众号从裁判文文书网转载了一篇某法院公布的一审刑事判决书,两名被告人分别是一名某派出所民警和一名辅警,指控的罪名是刑讯逼供罪。根据查明事实,案发时间为2023年的事儿,法治建设了几十年,国家法律规定、上级部门要求、普法宣传推广等等都在三令五申的强调文明办案、依法办案、禁止刑讯逼供,居然还有执法人员在靠这违法的侦查手段办案,真的是令人震惊,也令人疑问,如何才能真正的杜绝此类刑讯逼供?根据判...

    2024-05-07 06:00:08
  • 1949年,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她摆架子吗?回答绝了
    1949年,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她摆架子吗?回答绝了

    张元济的一生可谓历经了太多波澜与坎坷,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他也是少有的数次跨时代的大人物,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化名人,他曾先后与光绪皇帝、 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5位中国第一号人物促膝长谈,放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当年,毛主席还出其不意地问到了关于慈禧太后的问题,张元济的回答更是令人感叹。晚清走来的张元济1884年,青年张元济踏上了自己的科举之路,在那会,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科举的“长征”在...

    2024-05-07 01:51:26
  • 工伤认定中“上下班途中”简析
    工伤认定中“上下班途中”简析

    【前提】 职工上下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受伤认定工伤 有两个基本前提:职工本人不负事故主要责任和在上下班途中。 【案情】田某某系一火锅店员工,下班后,先与同事共同去火锅店附近吃了约三个小时的烧烤。烧烤结束后步行回一公里多以外的家中,横穿翻越路中隔离栏时被一轿车撞击身亡,交警认定肇事司机负主要责任,田负次要责任。 【问题】事故时是否属于上班途中。 【一审法院认定】虽然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了餐食,但并未强制要...

    2024-05-07 00:00:07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伤认定工伤必须审查事发于合理时间内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伤认定工伤必须审查事发于合理时间内

    【案情】 田某某系一火锅店员工,下班后,先与同事共同去火锅店附近吃了约三个小时的烧烤。烧烤结束后步行回一公里多以外的家中,横穿翻越路中隔离栏时被一轿车撞击身亡,交警认定肇事司机负主要责任,田负次要责任。在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中,一审法院曾经认定属于工伤。后用人单位委托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胡律师、杨律师律师代理上诉。 【一审法院认定】 虽然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了餐食,但并未强制要求职工必须在单位就餐,且劳...

    2024-05-07 00:00:06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工伤之“合理时间”案例分析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认定工伤之“合理时间”案例分析

    【案情】田某某系一火锅店员工,下班后,先与同事共同去火锅店附近吃了约三个小时的烧烤。烧烤结束后步行回一公里多以外的家中,横穿翻越路中隔离栏时被一轿车撞击身亡,交警认定肇事司机负主要责任,田负次要责任。 【问题】交通事故是否发生在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内? 【一审法院认定】不能因其聚餐时间较长而认为已超出 合理时间 的限度。 【胡律师意见】一审法院回避了田某某下班后至发生交通事故时超过了三个半小时且事发...

    2024-05-07 00:00:04
  •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根据市相关部门制定的配套商品房使用规定及《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 结合本地块实际,特制定本选购办法: 第一条产权调换房源 (一)配套商品房 1、就近房源: (1)黄山路二期平型关路123弄(期房),房屋均价64500元/平方米。 (2)彭十(二期)江杨南路466弄,房屋均价57000...

    2024-05-06 11:20:15
  • 从胖猫为情自杀到梅大高速下跪救人,如何面对他人的选择?
    从胖猫为情自杀到梅大高速下跪救人,如何面对他人的选择?

    最近两天,令人沉痛的新闻莫过于胖猫为情自杀事件与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很多网友留言问为何没有评论一下,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在评论区分析和追究这两个事件中的法律责任了。昨天的转发了一篇《胖猫为情自杀事件:捞女虽然可恶,但真还不能用刑法修理》的文章,文中的观点,烟语君还是赞同的,面对胖猫的自杀,从网络流传的聊天内容看,更像是一场感情纠葛。特殊之处在于金钱方面,胖猫对自己的极尽吝啬,对“女友”却是倾尽所有的...

    2024-05-06 06:27:56
  • 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不履行说明和提示义务的无效
    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不履行说明和提示义务的无效

    律师分析:近日,本律师代理的一起保险合同纠纷上诉案,成功结案。案件号:(2023)沪74民终2084号。案涉合同中免责条款规定,等待期内出现的疾病、症状或体征,或等待期内检查但在等待期后确诊的疾病,保险公司均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在投保过程中,保险人只有对免责条款尽到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才生效。但在投保过程中,投保页面没有弹出保险条款,当然也没有弹出免责条款。显然,保险人没...

    2024-05-06 00:00:12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维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维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2021年5月,谢某实从某建筑劳务公司处承包安徽省临泉县某工地的建筑安装工程,后谢某实组织农民工施工,该项目完工以后,部分农民工工资未发放。2023年1月19日,谢某实与劳务公司决算确定工程款为245万余元,劳务公司已全部支付完毕,谢某实书面承诺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全部发放。2023年2月,经临泉县人社局核实,谢某实共拖欠23名农民工工资共计45万余元。该局向谢某实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

    2024-05-06 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