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醉驾无罪判决获盛赞说明,“醉驾一律入刑”不符合法理和常理

作者 :茜柔 2024-05-17 06:00:11 围观 : 评论

近日,一篇《近日火遍全网的醉驾无罪判决:民生不易,对那些弱势群体,应该心怀悲悯,多一些宽容》的一审判决书,在网上热传,获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主要的质疑观点是,此判决有违”醉驾一律入刑”的此前法制宣传,不符合法律应该一视同仁的规则要求。



这份作出时间是2020年12月份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虽然何某按照认定标准,血液中乙醇成分含量为99.2mg/l00ml(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法律标准为醉酒),确实达到了醉驾的标准,但其驾驶摩托车行驶至路口时,并未造成交通事故。检察院指控其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当追究危险驾驶罪刑事责任,建议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

刑事判决书认为,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要求不要轻易给人贴上罪犯的标签;对于醉驾这种抽象的危险,如果有证据证明或者基于常识判断,没有危险或者基本没有危险,就不应该定罪或者没必要定罪。被告人酒精含量99.2,自工作厂区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被查,总路程约三公里,时间已近深夜,路上行人稀少,难以认定其有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其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并未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来规制和惩处的程度。据此,一审判决没有采纳检察院的有罪指控,直接判决何某无罪。

此外,判决书中几句对于刑法、刑罚的评语,令人肃然起敬,推而广之的话,肯定能触发很多人反思自己的刑法认知:“对于处罪,只能依理,这个理就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经验的常识常理常情。”;“对被告人处罚,无论是从宽还是从严,都有一个限度,这就是'宽不至于鼓励犯罪,严不至于让人同情'。”;“醉驾的潜在危险大小,取决于醉酒的程度、机动车的种类、行车的速度、行驶的路段和时间点等。虽然立法上并没有做具体区分,只是一个简单的酒精含量和统一的“机动车”规定,但司法解释或办案实务都会做或多或少的区别对待。”;“民生不易,对那些受教育有限、谋生技能不多的弱势群体,我们还是应该心怀悲悯,对他们尽可能的多一些宽容。”......



之前的刑法规定,醉驾只有酿成交通事故之后才会导致刑事责任的加重,而醉驾本身只是行政违法。对此,一旦发生醉驾导致的重大事故,公众就会呼吁加大对酒驾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

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规定,“要从严掌握立案标准,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据此,“醉驾一律公诉”、“醉驾一律入刑”,成了之后很多媒体宣传、法制宣传以及司法案例的普遍现象。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的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总数为28.9万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高达25.9%,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罪”。这些行为人大多被处以拘役或者缓刑,一人犯罪,全家会受到连带影响,并留下犯罪记录,本人及其近亲属面临着严厉的刑罚附随后果,如被剥夺了各种社会活动的准入资格。由此,又引发了是不是该一律入刑的反思和争议。

实践中,个人体质原因,很多人酒精达到了80以上,仍然行动自如;很多人只是酒后在小区内挪动车辆,并未进入公路道路;还有些喝醉了以后在车内睡觉的,驾车从病号去医院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的弊端明显,导致很多地方上公检法,不得不出台司法上的司法文件,提高入罪的酒精含量标准,或是规定例外情形。

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的社会议论,那就是司法机关能不能在《刑法》分则明确规定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对被告人考量具体的涉案情形,做出罪轻或无罪的裁判。



有网友认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所有刑事判决都要站在法律依据及案件证据上,如无法律条文(即法律规则)作依据。法律适用面前也人人平等,所以是“该”的,是判决的“大前提”。如果抛开法律规定写判决,尽管结果会大快人心,但抛开法律依据写判决的做法,会造成法院可以有法不依、司法不依法的社会影响,贻害无穷。

对于这样的认识,烟语君认为,很多法律人具有这样的通病,认定一个行为的刑事责任时,往往只看到了刑法分则的规定,却没有看到刑法总则的规定。

例如,《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是,一切危害国家主权......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刑法》的规定和理论,根本也得不出什么行为一律入刑的说法!俗话说的杀人偿命,也会有正当防卫杀人不负责任的例外情形。《刑法》一直强调的是,要以“总则”统领指导“分则”的适用,对于案件的定罪量刑,要“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相关定罪量刑标准明显不适宜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妥当处理。”

再如,近些年屡屡惹上新闻头条的,流浪汉没钱买吃的而偷外卖、偷韭菜获利8元被判半年等等,都是适用的《刑法》分则和司法解释的“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的规定,根本没有考量《刑法》总则的规定,以及百姓朴素的公平观念。



在舆论界,往往是出来一个新闻,主流观点就是人人喊打喊杀,才不会考虑分情况对待;司法事务层面,很多司法人员还是停留在判的越重越公正,为犯罪嫌疑人说话就会令人怀疑的阶段,终于,我们看到了根本不符合法理常理的“醉驾一律入刑”,从出现到变成了司法现实。

这样“一刀切”入罪入刑的法律认识和司法做法,根本不符合法律精神和司法规律,而且危害极大,搞不好把国家弄成了犯罪大国。终于,立法界、司法界也认识到不能如此了,2023年12月18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明确禁止了唯血液酒精含量作为定罪判刑的标准,而是规定按照“血液酒精含量+情节”的双模式确定,将不满150毫克/100毫升的,列入可以适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从而适用有关不起诉、定罪免刑等规定。

事实上,司法界从来不缺轻罪重判者,无罪按有罪处理者,犹如典型《第二十条》里的,缺的往往是基于公心、法理,敢于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代表的社会弱势权益、法律公义而周全考量者。正因为如此,这份判决及其裁判者,才获得了如此多的赞扬。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醉驾无罪判决获盛赞说明,“醉驾一律入刑”不符合法理和常理
    醉驾无罪判决获盛赞说明,“醉驾一律入刑”不符合法理和常理

    近日,一篇《近日火遍全网的醉驾无罪判决:民生不易,对那些弱势群体,应该心怀悲悯,多一些宽容》的一审判决书,在网上热传,获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主要的质疑观点是,此判决有违”醉驾一律入刑”的此前法制宣传,不符合法律应该一视同仁的规则要求。这份作出时间是2020年12月份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虽然何某按照认定标准,血液中乙醇成分含量为99.2mg/l00ml(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

    2024-05-17 06:00:11
  • 监管部门联合研究法律咨询行业规范措施,多地正在开展重点整治
    监管部门联合研究法律咨询行业规范措施,多地正在开展重点整治

    一段时期以来,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数量迅速增长,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需求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些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违规经营等问题,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社会有关方面反映较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进一步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提出建议、提案。为了摸清问题、找准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司法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日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地方开展实地调研,听...

    2024-05-17 06:00:08
  • 五代两宋时期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
    五代两宋时期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

    政冷经热是一个常被用来形容中日关系的词汇,其实早在上千年前的五代两宋时期中日关系就一度呈现出政冷经热的局面。严格意义上这一局面形成于唐末:早在安史之乱后日本就对派出遣唐使定期朝贡大唐有了想法,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的平定日本很快又恢复了遣唐使,直到大唐帝国灭亡的13年前的894年日本单方面宣布终止遣唐使。此后在漫长的唐末、五代、两宋时期中日之间再没建立过政府间的官方外交关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两国民...

    2024-05-17 01:51:34
  • 亚洲综合国力最强的五个国家
    亚洲综合国力最强的五个国家

    综合国力是由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实力共同构成的,甚至还需要考虑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战略纵深、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领土面积、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是成为强国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之一。像荷兰、瑞士、卡塔尔、科威特、新加坡这些领土面积、人口数量有限的国家无论人均收入多么富裕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话语权的强国。可如果一个国家空有规模体量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2024-05-17 01:51:28
  • 寒亭区交通事故与工伤双重赔偿案例
    寒亭区交通事故与工伤双重赔偿案例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应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和工伤是否能够双赔呢? 近期我们代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这个事故是发生在潍坊市寒亭区,这名员工从单位下班之后的途中,被一辆机动车撞到导致锁骨受伤。交通事故的官司我们已经帮他处理完了,现在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我们向工伤科申请了工伤认定,并做了劳动能力鉴定。最终经过仲裁委的裁决支持了我们的诉讼请求,除了之前获得的交通事故赔偿之外,又另外...

    2024-05-17 00:00:08
  • 潍坊寿光市保险公司拒赔案成功维权案例
    潍坊寿光市保险公司拒赔案成功维权案例

    我们处理了一起保险公司拒赔的案件。这起案件是人寿保险合同纠纷的案件,保险公司承保了重大疾病保险和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但认为我方当事人的事故和做的手术不属于保险公司理赔的范围。对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鉴定标准也就是伤残等级的标准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来定伤残等级。而我方对保险公司的上述主张提出异议,认为根据医院的病历和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中的内容可以证明,被保险人所...

    2024-05-17 00:00:06
  • 潍坊市奎文区法院贷款诈骗罪典型案例
    潍坊市奎文区法院贷款诈骗罪典型案例

    我们在潍坊市奎文区代理了一起涉嫌贷款诈骗罪的案件。基本情况就是被告人和其他的几个被告是在潍坊纺织城从事纺织买卖的个体工商户,他们共同担保从银行贷款。在银行办理贷款时,提供给银行的很多材料,包括产品买卖合同、收入证明、购买方的收款证明等这些材料都是虚假的材料。按照当事人的陈述,在当时办理贷款时,这些都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出具的一些材料,仅仅是要求当事人他们在上面盖章或者是走流水,所以银行工作人员是明...

    2024-05-17 00:00:04
  •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如何行使?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如何行使?

    导读: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权 是指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商品后,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享有无需说明理由即可退货的权利,但该权利的行使需遵循特定条件和流程,以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如何行使?1.适用范围:此权利主要适用于非定制、非易耗、非数字化商品。鲜活易腐、定制产品、在线下载的数字内容产品等通常不适用此规定。2.时间起算点:七日期限自消费者签收商品的次日起计算。3.商品状...

    2024-05-16 21:19:50
  • 副镇长大半夜叫人妻KTV陪唱,竟然敢上门,这事儿有那么简单吗?
    副镇长大半夜叫人妻KTV陪唱,竟然敢上门,这事儿有那么简单吗?

    副镇长大半夜叫人妻KTV陪唱,疯狂到上人家砸门叫人,你说这事儿有那么简单吗?近日,一则“西安一副镇长半夜叫人家妻子唱歌,因为人家孩子发烧被拒绝。半夜12点半竟然敲门拜访,举报男子称受伤害给纪委举报”的网传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说实话,第一次看这个新闻觉得不相信,然后是不敢相信,最后是大跌眼镜相信,真的是步步惊心啊,这个副镇长是喝多了还是怎么滴,竟然直接无视人家老公的存在,都狂妄到这种地步了吗?震惊...

    2024-05-16 11:34:27
  • 四川省纪委原副书记被查,曾说: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
    四川省纪委原副书记被查,曾说: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

    四川省纪委原副书记郑东风被查,曾撰文“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刚刚,权威媒体发布消息,四川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东风突然被纪委监委调查组带走,紧接着通报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话说回来了,被原来的下属查自己,真的不知道审讯的时候尴尬不尴尬!至于为什么被查,官方并未披露更多细节,不过既然被采取留置措施了,事情应该不小,具体怎么处理,静等...

    2024-05-16 1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