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究竟是上级法官“遥控”指挥一审,还是“依规指导审判工作”?

作者 :莉呈 2024-05-14 06:04:57 围观 : 评论

近日,一则刑事案件开庭审理被法院领导、上级法院法官“遥控”的新闻热传,在场的案件家属、辩护律师通过自媒体发布情况说明之外,“新黄河”、“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都报道了该新闻。

根据“北京深一度”的报道,5月11日,一起12人被控寻衅滋事罪的发回重审的刑事案件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审判长宣布休庭后,有辩护律师有诉讼事项追上审判长询问,经过审判长席无意中看到电脑显示器上有微信登录。群聊对话窗界面内容是“上级法院刑庭庭长和天峻县法院院长通过微信群指导审判长如何庭审”,其中的一段文字,正是审判长当庭说过的话。



微信群的七人,分别是该案件的一审承办法官、一审法院院长、该案件原二审的审判长、中级法院的刑庭庭长哈斯某某等人。其中,“哈斯庭长”在群内有,“审判长现在说,仅是核实身份及诉讼权利,合议庭也相信翻译人员能履行好职责。请尊重法庭的决定,服从法庭的安排”、“打断”及“硬气点,不要随意发言”等文字内容。

现场一度陷入混乱。“北青深一度”报道,5月13日,海西州中级法院政治部表示,已得知情况,具体由研究室负责处理,目前正在处理中。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表示,高院已经得知了相关信息,海西州政法委牵头组成的调查组已在核实相关情况,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在场的辩护律师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见下图),认为这种情况,“公然破坏两审终审的司法制度”,据此申请案件“应由海西州以外法院管辖”。



5月13日下午,海西州中级法院在其官网发布了“情况说明”(见下图),认为辩护人的拍照行为属于“不遵守法庭纪律”的违规行为,本案属于重点监管的“四类案件”,中院派员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符合规定”,“但具体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监管措施不规范的情形。”



综合以上两个“情况说明”,律师们认为是法院审理案件,存在违规行为,法院则认为,法院的做法符合规定,是律师的拍照进而传播行为,属于扰乱法院工作秩序、干扰诉讼活动。

分析双方的观点,分歧无非有二:一是法庭休庭期间,因为质疑法院人员违规违法,律师是否有权拍照取证?

按照《人民法庭庭审规则》,人民法院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或录音。全体(诉讼参加)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进入法庭,未经审判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录音、拍照,否则就是违反了法庭纪律,可以对之进行处罚。也有人认为,上述规定仅限于“庭审活动”,并不包括休庭期间,休庭期间的拍照行为,是合法合规的。

曾经有律师在法院开庭前,拿起手机拍摄了几张庭审现场的现场照片,被法院认为是违规行为而扣押了手机,要求删除照片,律师不认可法院的做法,引发纠纷,还闹上了新闻。最后,法院归还了律师的手机,可对于休庭期间可不可能拍摄法庭照片,也没有给出说法。

如此的没有准确说法的后果是,一旦旁听人员或是律师质疑遭遇法院人员违规违法情形的话,该如何保存、取证现场现场情况呢?众所周知,执行执法现场,只要不妨碍执法行为,是可以录音录像的,可一律的不准录音录像乃至不准携带手机,又该如何取证法院内部遭遇违法违规呢?

其二,上级法院派员直接指挥下级法院庭审活动,是否合规合法?

法院通报中所称的“四类案件”规定,公开的文件依据是《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第24规定的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院长、副院长、庭长有权要求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1)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2)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3)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4)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

院长、副院长、庭长对上述案件的审理过程或者评议结果有异议的,不得直接改变合议庭的意见,但可以决定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院长、副院长、庭长针对上述案件监督建议的时间、内容、处理结果等应当在案卷和办公平台上全程留痕。

《关于进一步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规定,对“四类案件”,应当通过依法公开审理、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接受社会监督。院庭长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的规定,针对“四类案件”审理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按照职务权限采取以下监督管理措施:(一)按权限调整分案;(二)要求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评议结果;(三)要求合议庭提供类案裁判文书或者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四)审阅案件庭审提纲、审理报告;(五)调阅卷宗、旁听庭审;(六)要求合议庭复议并报告复议结果,但同一案件一般不得超过两次;(七)决定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八)决定按照工作程序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九)决定按程序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十)其他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必要监督管理措施。

按照以上的规定,即便是本院的领导,对于“四类案件”出具意见,也是“不得直接改变合议庭的意见,但可以决定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最多就是“旁听庭审”。此外,以上规定,或是《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也没有上级法院可以派员直接指挥下级法院具体审理案件的内容啊!莫不是,法院内部出台了最新规定,可也未见有公开的发布及通报啊!

真的不知道,法院“情况通报”里所称的“中级人民法院派员指导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符合规定”,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规定”?毕竟是事关有罪无罪罪轻罪重、诉讼活动谁是裁判者设审理者这样的刑事诉讼大事儿,能否公开、公示一下。如果真的有此规定的话,相信律师们、媒体们也不会像发现了新事物一样的瞠目结石、大惊小怪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相关文章

  • 究竟是上级法官“遥控”指挥一审,还是“依规指导审判工作”?
    究竟是上级法官“遥控”指挥一审,还是“依规指导审判工作”?

    近日,一则刑事案件开庭审理被法院领导、上级法院法官“遥控”的新闻热传,在场的案件家属、辩护律师通过自媒体发布情况说明之外,“新黄河”、“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都报道了该新闻。根据“北京深一度”的报道,5月11日,一起12人被控寻衅滋事罪的发回重审的刑事案件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审判长宣布休庭后,有辩护律师有诉讼事项追上审判长询问,经过审判长席无意中看到电脑显示器上有微信...

    2024-05-14 06:04:57
  • “请托他人办事不成”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提供了可退款的参考案例
    “请托他人办事不成”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提供了可退款的参考案例

    托人花钱办事,事情没有办成,钱究竟该不该退?按老百姓的想法,办事不成退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却是标准不一,裁判争议极大。基本案情法院经审理查明:2004年,封某某、胡某某的子女二人高考成绩均低于当年高考本科分数线。两人到邵某某开办的高考招生服务中心,委托邵某某为其子女联系好一点的学校就读。一个月后邵某某通知两人每人只要交65000元就能保证让其子女被北方交通...

    2024-05-14 06:04:55
  • 经典词牌《一剪梅》中的“一剪”到底是何意?古代文人确实挺讲
    经典词牌《一剪梅》中的“一剪”到底是何意?古代文人确实挺讲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所喜爱。而它们也贯穿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从小到大我们背诵的古诗词加起来起码也有数百首。在读过这么多古诗词以后,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诗一般诗题很少相同。但是词就不一样了,叫《渔家傲》、《采桑子》、《浣溪沙》、《如梦令》等的同名词作数量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词和律诗在格式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律诗只有四种格式,但词却有上...

    2024-05-14 01:51:52
  • 网友为广场舞大妈写了首《江城子》,从开篇美到结尾,高手在民
    网友为广场舞大妈写了首《江城子》,从开篇美到结尾,高手在民

    读了万卷书,让笔者明白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行了万里路,让笔者懂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民间的诗词高手们,总是有各种奇思妙想,让大家见识到中华汉字之美。60多岁的老渔民危勇模仿骆宾王《咏鹅》写了首《咏鸡》,“鸡,鸡,鸡,尖嘴对天啼”可爱又有趣,拿下万元大奖。大学小伙子高龙,写了首《桔子》,“我是春天里出生的绿皮野兽,在秋夜里悄悄吞下十瓣月亮”,只有短短24个字打败2.6万首...

    2024-05-14 01:51:50
  • 网红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下句是什么?看原诗对余光中服
    网红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下句是什么?看原诗对余光中服

    因为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很多人记住了8个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把猛虎和蔷薇放在一起比较,柔美和阳刚完美结合,完美诠释了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不少人以为这8个字是某网友的杰作,毕竟写得这么潮,但事实上这8个字大有来头。这8个字其实是出自一首诗,诗名为《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作者是西格里夫·萨松。他是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生于1886年9月8日,本是剑桥大学的才子,后在一战中立下赫...

    2024-05-14 01:51:47
  • 网络金句“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用李商隐的诗来说更高级
    网络金句“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用李商隐的诗来说更高级

    提到网络金句,大家可能都会想起很多既有趣、又酷劲十足的句子。其实每一年,语言研究中心官方都会评出当年的十大网络用语。比如2018年,网络十大用语就有以下几个,大家看看是不是你所熟悉的:C位、杠精、锦鲤、skr、官宣、佛系、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还有本期咱们要说的这个“确认过眼神”。这些网络用语,个个都颇有意思,之所以本期要说这“确认过眼神”,是因为这5个字笔者第一次看见时,就有一种似...

    2024-05-14 01:51:44
  • 美国人的不自由,毋宁死很牛?983年前范仲淹说的比这高明多
    美国人的不自由,毋宁死很牛?983年前范仲淹说的比这高明多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唤起了很多人对北宋文人的兴趣,其中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范仲淹。提起范文正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学时我们背得最顺的千古名句之一。虽然范仲淹的经典我们背了不少,但很多人对范仲淹的理解,仅停留在一个有风骨的文人层面,却忽略了他与一般文人本质的不同。范仲淹至少有两点是和一般士大夫文人不同的。首先,除了诗文,他还有治水之功。在任...

    2024-05-14 01:51:42
  • 苏轼给苏辙写的经典诗,2017年高考考过,一个选择题难住不
    苏轼给苏辙写的经典诗,2017年高考考过,一个选择题难住不

    “学校天天让孩子们学古诗有什么用?高考作文都不让写!”,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笔者确实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话。是的,多数情况下,高考作文的要求都会标明:诗歌体裁除外。但这是因为如果写诗歌,在判卷上主观性太大,毕竟一首诗好与坏确实是见仁见智的事,是很难判分的。事实上,虽然作文不让写诗,但诗词赏析题却是高考常考的。本期笔者就和大家说一首,曾难住不少考生的阅读理解题。这首诗的名字叫《送子由使契丹》,有些冷门...

    2024-05-14 01:51:39
  • 苏轼落魄时写的《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
    苏轼落魄时写的《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

    乐观的人分两种:一种没体会过人世辛酸,所以不知什么是苦,这种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有一天他们走出花室时,乐观就会被现实击败;还有一种是体会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仍然保有心中的那一份乐观,这种人是真正的强者。很显然,苏轼是后者。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乐观体现在诗词里,也体现在美食里。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的一曲《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上学时读到这14个...

    2024-05-14 01:51:37
  • 苏轼被贬写下《猪肉赋》,900多年后卖猪肉大叔仿一首,教授
    苏轼被贬写下《猪肉赋》,900多年后卖猪肉大叔仿一首,教授

    900多年前,被贬至黄州的苏轼写了首名为《猪肉赋》的小诗,好好地向世人讲了讲自己是如何炖猪肉、吃猪肉的。“静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少水、小火慢炖。在苏轼写完这首诗后,一代诗宗杨万里也写了首腊肉诗,“老夫畏热饭不能,先生馈肉香倾城”,杨万里将好友家的腊肉之香写得淋漓尽致,隔着屏幕都让人流口水。而后明、清诗坛,也都有诗人为猪肉写过诗,不过水平都一般。到了现代,西安有位卖猪肉...

    2024-05-14 0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