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落魄时写的《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
乐观的人分两种:一种没体会过人世辛酸,所以不知什么是苦,这种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有一天他们走出花室时,乐观就会被现实击败;还有一种是体会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仍然保有心中的那一份乐观,这种人是真正的强者。很显然,苏轼是后者。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乐观体现在诗词里,也体现在美食里。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的一曲《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上学时读到这14个字,笔者心里想的是写此诗时,东坡的日子肯定过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胃口了。后来才明白,当时正是东坡最苦时,他被一贬再贬,直至岭南荒芜的惠州。荔枝是甜的,他的生活却是苦的,只不过他有本事把苦日子过甜。
其实早在被贬惠州前,东坡还写了一首《猪肉颂》。年少时读这首作品,总把它当笑话来读,觉得这完全是首打油诗。人到中年吃了不少苦头后,才发现字字句句都是人生至理。东坡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写于黄州,那时的东坡因乌台诗案落魄,处于人生低谷。年少时读这首诗,总是笑苏轼是又能吃、又馋嘴,居然早上起来就要两碗红烧肉,还叫别人不要管他。但人到中年后,却品出了人生的3大哲理:
第一个哲理,我们该如何修身求学?东坡在这篇妙文中,花了大量笔墨来写猪肉制作的过程。首先要洗干净,少放点水,用慢火炖它。“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一种求学的方法。炖肉时应该全身心的投入,但却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这就是东坡的感悟。做菜是如此,求学甚至为人处事,都该是如此。
第二个哲理是在“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一句上。 东坡来到惠州时,穷困潦倒,之所以爱上吃猪肉,就是因为当地猪肉便宜。表面上看,贵者和贫者不太吃它们,一个是看不上这么便宜的东西,一个是煮不好它,所以认为它不好吃。但事实上,他们都不过是无法认识事物真正美好的一面,只因浅层次的小原因,就错过了美味。这就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看得更深远,要看本质。而要具备这种能力,首先得要真的懂它。黄州当地的穷人和富人就因为不懂,所以才错过美食。丰富的知识,加上独道的见解,才是活好一生的法宝。
第三个哲理是事必躬亲的人生态度。要体会猪肉的美味,就得从洗到煮,样样都自己来。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苏轼这篇妙文中要表现的,其实是一个意思。付出努力,最后才有享受晨起吃两碗的快乐。
掌握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然后事必躬亲,不急不燥,就自然能有所收获。东坡写的是制作东坡肉的过程,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一套为人处事、求学修身的智慧,影响了东坡的一生,让他无论被贬至何处,都能做一个不倒翁。这样的人生格局,不可谓不大。
乐观是一种能力,但它绝不是“傻白甜”似的盲目乐观,它是历经沧桑后仍坚持自我的一种精神力量。读东坡的词,我们就是要感受这股力量。一碗东坡肉,一颗荔枝,苏轼都能品出人生,这就是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这首《猪肉赋》,您还品出了什么?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