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苏轼见酒醉者席地而睡,悟出此诗,开篇两句能做到其一的已是智

作者 :娅鹤 2024-05-14 01:51:32 围观 : 评论

一个“悟”字,是“心”和“吾”的结合,如果将其形象化大概就是一箭正中靶心的爽。毫无疑问,能时常悟一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天赋。而在文坛,最能悟的不是别人,正是宋代文坛一哥苏轼。

作为文艺达人,诗、词、书法、散文、画,无一不是要有极强悟性的,但这些似乎仍无法满足这个精力过于充沛的男人。于是他顺便发展了一下自己的其它业余爱好:吃肉、打猎、登高、夜游、赏月,正是这些爱好,让他悟出了那许多璀璨千年的经典。


爱吃肉,他悟出了《猪肉赋》;爱打猎,他悟出了《江城子·密州出猎》;爱登高,他悟出了《题西林壁》 ;爱夜游,他悟出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爱赏月,他悟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这一次,他悟出的是一首《醉醒者》。一日,苏轼见酒醉者席地而睡,悟出此趣诗,开篇两句能做到其一的已是智者。

《醉醒者》
北宋.苏轼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


诗的题目就颇有意思,“醉醒者”是因醉而醒,万事都在醉醒之间。小编不才,将醉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层是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的一醉解千愁;第二层是唐寅醉后“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出穿”的世人皆浊我独醒;第三层则是秦观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醉了便进了另一个不知南北的世界,管他什么醒与愁。显然苏轼此诗中的喝醉了的智者,是第三层境界。


诗的第一句“有道难行不如醉”。昔日诗仙太白花了上百字,抱怨蜀道难,竟成了一篇千年经典,这样看来“有道难行”时似乎发发牢骚也是好的。但论这发牢骚的能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李太白,对更多人来说,遇上难事不如醉,或者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有人或许认为这样做有些消极,但暂时放下又以何尝不是一种选择。


第二句“有口难言不如睡“完美的解决了有口难言之痛。百口莫辩、解释不清时该怎么做,苏轼这首诗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睡“。看起来并不算是多么高深的解决办法,但若世人都能做得到,该多美好。这两句是两种人生难事的选择,能做到其一的其实已是智者。

后两句是对醉卧石间者的描写,“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是诗人对醉者的解读。每个人因为心境、经历、性格的不同,会对同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理解,很显然此时的东坡处于人生的逆境中。


这首小诗在苏轼众多佳作中算不上是经典,但却是颇有意思的一首。全诗无一偏僻字,朗朗上口,特别是“有口难言不如睡“更是让人感慨良多。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相关文章

  • 经典词牌《一剪梅》中的“一剪”到底是何意?古代文人确实挺讲
    经典词牌《一剪梅》中的“一剪”到底是何意?古代文人确实挺讲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所喜爱。而它们也贯穿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从小到大我们背诵的古诗词加起来起码也有数百首。在读过这么多古诗词以后,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诗一般诗题很少相同。但是词就不一样了,叫《渔家傲》、《采桑子》、《浣溪沙》、《如梦令》等的同名词作数量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词和律诗在格式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律诗只有四种格式,但词却有上...

    2024-05-14 01:51:52
  • 网友为广场舞大妈写了首《江城子》,从开篇美到结尾,高手在民
    网友为广场舞大妈写了首《江城子》,从开篇美到结尾,高手在民

    读了万卷书,让笔者明白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行了万里路,让笔者懂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民间的诗词高手们,总是有各种奇思妙想,让大家见识到中华汉字之美。60多岁的老渔民危勇模仿骆宾王《咏鹅》写了首《咏鸡》,“鸡,鸡,鸡,尖嘴对天啼”可爱又有趣,拿下万元大奖。大学小伙子高龙,写了首《桔子》,“我是春天里出生的绿皮野兽,在秋夜里悄悄吞下十瓣月亮”,只有短短24个字打败2.6万首...

    2024-05-14 01:51:50
  • 网红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下句是什么?看原诗对余光中服
    网红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下句是什么?看原诗对余光中服

    因为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很多人记住了8个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把猛虎和蔷薇放在一起比较,柔美和阳刚完美结合,完美诠释了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不少人以为这8个字是某网友的杰作,毕竟写得这么潮,但事实上这8个字大有来头。这8个字其实是出自一首诗,诗名为《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作者是西格里夫·萨松。他是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生于1886年9月8日,本是剑桥大学的才子,后在一战中立下赫...

    2024-05-14 01:51:47
  • 网络金句“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用李商隐的诗来说更高级
    网络金句“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用李商隐的诗来说更高级

    提到网络金句,大家可能都会想起很多既有趣、又酷劲十足的句子。其实每一年,语言研究中心官方都会评出当年的十大网络用语。比如2018年,网络十大用语就有以下几个,大家看看是不是你所熟悉的:C位、杠精、锦鲤、skr、官宣、佛系、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还有本期咱们要说的这个“确认过眼神”。这些网络用语,个个都颇有意思,之所以本期要说这“确认过眼神”,是因为这5个字笔者第一次看见时,就有一种似...

    2024-05-14 01:51:44
  • 美国人的不自由,毋宁死很牛?983年前范仲淹说的比这高明多
    美国人的不自由,毋宁死很牛?983年前范仲淹说的比这高明多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唤起了很多人对北宋文人的兴趣,其中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范仲淹。提起范文正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学时我们背得最顺的千古名句之一。虽然范仲淹的经典我们背了不少,但很多人对范仲淹的理解,仅停留在一个有风骨的文人层面,却忽略了他与一般文人本质的不同。范仲淹至少有两点是和一般士大夫文人不同的。首先,除了诗文,他还有治水之功。在任...

    2024-05-14 01:51:42
  • 苏轼给苏辙写的经典诗,2017年高考考过,一个选择题难住不
    苏轼给苏辙写的经典诗,2017年高考考过,一个选择题难住不

    “学校天天让孩子们学古诗有什么用?高考作文都不让写!”,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笔者确实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话。是的,多数情况下,高考作文的要求都会标明:诗歌体裁除外。但这是因为如果写诗歌,在判卷上主观性太大,毕竟一首诗好与坏确实是见仁见智的事,是很难判分的。事实上,虽然作文不让写诗,但诗词赏析题却是高考常考的。本期笔者就和大家说一首,曾难住不少考生的阅读理解题。这首诗的名字叫《送子由使契丹》,有些冷门...

    2024-05-14 01:51:39
  • 苏轼落魄时写的《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
    苏轼落魄时写的《猪肉颂》:吃的是猪肉,品的却是人生的至高境

    乐观的人分两种:一种没体会过人世辛酸,所以不知什么是苦,这种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有一天他们走出花室时,乐观就会被现实击败;还有一种是体会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仍然保有心中的那一份乐观,这种人是真正的强者。很显然,苏轼是后者。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乐观体现在诗词里,也体现在美食里。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的一曲《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上学时读到这14个...

    2024-05-14 01:51:37
  • 苏轼被贬写下《猪肉赋》,900多年后卖猪肉大叔仿一首,教授
    苏轼被贬写下《猪肉赋》,900多年后卖猪肉大叔仿一首,教授

    900多年前,被贬至黄州的苏轼写了首名为《猪肉赋》的小诗,好好地向世人讲了讲自己是如何炖猪肉、吃猪肉的。“静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少水、小火慢炖。在苏轼写完这首诗后,一代诗宗杨万里也写了首腊肉诗,“老夫畏热饭不能,先生馈肉香倾城”,杨万里将好友家的腊肉之香写得淋漓尽致,隔着屏幕都让人流口水。而后明、清诗坛,也都有诗人为猪肉写过诗,不过水平都一般。到了现代,西安有位卖猪肉...

    2024-05-14 01:51:34
  • 苏轼见酒醉者席地而睡,悟出此诗,开篇两句能做到其一的已是智
    苏轼见酒醉者席地而睡,悟出此诗,开篇两句能做到其一的已是智

    一个“悟”字,是“心”和“吾”的结合,如果将其形象化大概就是一箭正中靶心的爽。毫无疑问,能时常悟一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天赋。而在文坛,最能悟的不是别人,正是宋代文坛一哥苏轼。作为文艺达人,诗、词、书法、散文、画,无一不是要有极强悟性的,但这些似乎仍无法满足这个精力过于充沛的男人。于是他顺便发展了一下自己的其它业余爱好:吃肉、打猎、登高、夜游、赏月,正是这些爱好,让他悟出了那许多璀璨千年的经典。...

    2024-05-14 01:51:32
  • 苏轼闲来无事,在品读唐诗后随手写了首的妙词,每一句都出自唐
    苏轼闲来无事,在品读唐诗后随手写了首的妙词,每一句都出自唐

    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作品中的词句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等查阅资料后才知,原来这些让我们有莫名熟悉感的词句都是借用或者化用前人的作品。就像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小姑居处本无郎”其实就是化用《青溪小姑曲》中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晏殊《清平乐》中的名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也是化用的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然,以上举的两个例子,都是...

    2024-05-14 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