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从胖猫为情自杀到梅大高速下跪救人,如何面对他人的选择?

作者 :蓓华 2024-05-06 06:27:56 围观 : 评论

最近两天,令人沉痛的新闻莫过于胖猫为情自杀事件与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很多网友留言问为何没有评论一下,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在评论区分析和追究这两个事件中的法律责任了。





昨天的转发了一篇《胖猫为情自杀事件:捞女虽然可恶,但真还不能用刑法修理》的文章,文中的观点,烟语君还是赞同的,面对胖猫的自杀,从网络流传的聊天内容看,更像是一场感情纠葛。特殊之处在于金钱方面,胖猫对自己的极尽吝啬,对“女友”却是倾尽所有的大方,网友纷纷表示不平,进而有人要求追究女方的法律责任。

此前文章中也曾经说过,男女交往也好,婚丧嫁娶也好,通常都是属于道德层面的东西。法律手段动辄被舆论左右介入道德层面的东西,会引发法律标准混乱的,还是希望有关部门慎用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当然,死者亲属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的话,烟语君是赞同并且期待的。

至于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其中涌现出了不少感人的救人场面,尤其是发生的老人跪求司机停车一幕,让烟语君看罢感动的落泪,社会真的需要这样的好人。至于法律责任,造成了这么多人的遇难,相信也是免不了的。



为何把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概因媒体报道的梅大高速塌方事故时的这段文字:(以下截图来自“央视网”)



试想,如果事故中的那些车辆能够听从老人的劝阻停下车来看一看,是否还能造成如此重大的悲剧?联想一下,如果胖猫义无反顾的资助“女友”期间,有人规劝过他,或是他反思一下自己值不值得,是否还会造成如此的人生悲剧?

事故已经现实发生,没有事后设想的如果,人生只有单程,没有从头另来的可能,只能留给旁观者思考和自省,今后如何避免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或是尽量减低发生的概率而已。

不过,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反思、自省之类的话,说来容易,但是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没有看到眼前万丈深渊的巨大危险之前,又有几个人能突破自己的认知,听从别人的规劝呢?难!很难!

一来,现实生活中,极少有塌方事故前方这种肉眼可见、掉下去就会车毁人亡的明显危险,大多是那种自己认知范围内可以欣然接受、乐在其中的温水煮青蛙之类的慢性危险。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等自己意识到危险,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亦或是,直到自己人生境遇断崖式下跌,还是限于认知的缺陷,找不到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

二来,人性常识中,人生的遭遇都是由自己的认知决定的,而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喜欢听赞同自己认知观点的说法,或是从中获得成就感,或是认为可以没有风险的以此牟利。如果有人对这种“乐在其中”提出反对的话,少有能认真听取、自己分辨,反而多是采用常见的阴谋论、动机论、诛心论等等网络上常见的套路,轻则充耳不闻,重则反口以驳,更甚者挥舞大棒,除之后快。

正是因为如此,也便有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千古名言,奈何如何分别出哪个是“良药”、哪个是“忠言”,还是靠的是各人的认知。可人生路上,又有几个肯冒着被别人怀疑乃至打压、自己只有受伤的可能而没有丝毫获利的机会,为别人的人生出具“良药”、“忠言”呢?

尤其是在这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网友都是困在大数据包围和推送的“信息茧房”里,不知不觉中加剧着自己的认知壁垒,毫不费力的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更可以找到众多擅长上纲上线、党同伐异(很多都是基于立场决定观点的助威者)的同伴。

貌似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量爆炸、观点多元化,可如果没有思想包容性和质疑精神的培养的话,反而会造成一个个抱着手机天天信息,却是满脑子各行其道的思想壁垒,造成的后果则是,个体乃至群体之间的互不信任在加剧,敢于对他人的行为提出“良药”、“忠言”的风险在加大。

例如,今天有一昵称冠名是律师网友添加了烟语君,上来聊天的第一句就是,“我看到你发表的很多文章观点都是错的,什么原因”,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举出了朋友圈的截图来证明。



烟语君给他的回复是,法律观点上,本来就不追求所有人赞同,罗翔的法律观点,就能获得所有人赞同吗?张雪峰的观点,如果律协或检察院出面打公益诉讼的话,肯定会赢。我从来不惧自己的观点被人反对,也从来不能保证自己的法律文章会获得所有人的赞同。出来写法律文章的,就已经做好被人反对的准备了,但只要不人身攻击、上纲上线就行。

以上的截图和回复,烟语君放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今天也放在了文章中,就是要公开告诉大家,本号的法律文章,也需要谨慎识别、不要盲听盲信,从来不奢求所有人赞同。如果其中有一篇的法律观点能让读者感到可以受用或启发,哪怕是从批判本号中感受到“良药”、“忠言”之类的法律灵感,本号都是觉得值得的。

同时也是提醒自己,文章发布,从来都是要接受社会大众和时间的检验的,不可任性而写。也要提醒大家的是,网络上的常见思维方式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者的个人评价、写作目的为“流量”之类的,也可以成了评论法律观点的理由?即便是对那些反对的声音,也要辩证的去看待,认真的去听取。

网络上有句,尊重他人的认知,尊重他人的命运,成为很多人的处事原则和言语风格,是故,我们便看到,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公开质疑他人的声音越来越少,更别说反对的声音了。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胖猫为情自杀事件、梅大高速上一辆一辆不听劝告而坠落的车辆,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也看到了不惧“不要命了吗”而下跪劝阻他人的老人,也看到了希望的所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产权调换房屋选购办法(征求意见稿) 根据市相关部门制定的配套商品房使用规定及《静安区23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 结合本地块实际,特制定本选购办法: 第一条产权调换房源 (一)配套商品房 1、就近房源: (1)黄山路二期平型关路123弄(期房),房屋均价64500元/平方米。 (2)彭十(二期)江杨南路466弄,房屋均价57000...

    2024-05-06 11:20:15
  • 从胖猫为情自杀到梅大高速下跪救人,如何面对他人的选择?
    从胖猫为情自杀到梅大高速下跪救人,如何面对他人的选择?

    最近两天,令人沉痛的新闻莫过于胖猫为情自杀事件与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很多网友留言问为何没有评论一下,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在评论区分析和追究这两个事件中的法律责任了。昨天的转发了一篇《胖猫为情自杀事件:捞女虽然可恶,但真还不能用刑法修理》的文章,文中的观点,烟语君还是赞同的,面对胖猫的自杀,从网络流传的聊天内容看,更像是一场感情纠葛。特殊之处在于金钱方面,胖猫对自己的极尽吝啬,对“女友”却是倾尽所有的...

    2024-05-06 06:27:56
  • 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不履行说明和提示义务的无效
    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不履行说明和提示义务的无效

    律师分析:近日,本律师代理的一起保险合同纠纷上诉案,成功结案。案件号:(2023)沪74民终2084号。案涉合同中免责条款规定,等待期内出现的疾病、症状或体征,或等待期内检查但在等待期后确诊的疾病,保险公司均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在投保过程中,保险人只有对免责条款尽到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才生效。但在投保过程中,投保页面没有弹出保险条款,当然也没有弹出免责条款。显然,保险人没...

    2024-05-06 00:00:12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维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维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2021年5月,谢某实从某建筑劳务公司处承包安徽省临泉县某工地的建筑安装工程,后谢某实组织农民工施工,该项目完工以后,部分农民工工资未发放。2023年1月19日,谢某实与劳务公司决算确定工程款为245万余元,劳务公司已全部支付完毕,谢某实书面承诺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全部发放。2023年2月,经临泉县人社局核实,谢某实共拖欠23名农民工工资共计45万余元。该局向谢某实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

    2024-05-06 00:00:09
  • 静安区 23 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
    静安区 23 街坊、巨鹿路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

    2.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201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3.关于贯彻执行《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沪房管规范征(2012)9号)、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延长《关于贯彻执行 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 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有效期的通知(沪房规范[2021]10号)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有土地上房屋...

    2024-05-06 00:00:07
  • 网传判决书有一千多次错误?司法裁判文书要不要向社会公开
    网传判决书有一千多次错误?司法裁判文书要不要向社会公开

    5月2日,公众号“庭审解说”发文《判决书被指出现1000多处错误》,文中转发了一份某法院2020年8月30日作出的一审刑事判决书。图片来自“庭审解说”根据笔者统计,这份129页的判决书中,大量出现了标点符号错误、人名指称错误、词语重复或漏字、隐名化处理不全、法律条文名称错误等等,共计1342处。最为离奇的是,“本院认为”中的法律适用,居然是“《最高人民法院》”第多少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2024-05-05 06:00:07
  • 最高法裁判:格式条款最实质特征是未与对方协商,应据此审查效力
    最高法裁判:格式条款最实质特征是未与对方协商,应据此审查效力

    裁判要旨格式条款最实质的特征在于“未与对方协商”。案涉合同其他涉及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均采取下划线方式标注,以体现双方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但争议条款内容无法体现系双方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二审判决据此认定上述条款系格式条款,并无不当。争议条款内容仅约定了承包人逾期未签字确认发包人审核结果的后果,未约定发包人逾期审核的后果,二审判决认定该条款内容免除了发包人责任而加重了承包人责任,依照民法典第497条...

    2024-05-05 06:00:05
  • 关于近期抖音、淘宝、拼多多电商平台“仅退款”的法律风险及卖家商家维权思路
    关于近期抖音、淘宝、拼多多电商平台“仅退款”的法律风险及卖家商家维权思路

    近期本团队陆续接到好多商家关于仅退款相关案件的问题,有些案件已经涉及过万的“仅退款”薅羊毛的行为,卖家损失不少,我们团队处理过几起相关拼多多的案件,都是胜诉,但有些卖家涉及的金额比较少,我们认为有些卖家可以咨询处理的,先把这些思路给大家,仅供参考。首先,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消费者申请退款而不退货,这...

    2024-05-05 00:00:04
  • 阅核制下,司法案件结果的决定权在法官,还是背后的院庭长?
    阅核制下,司法案件结果的决定权在法官,还是背后的院庭长?

    此前2016年开始全国法院系统推行司法责任制改革时,大张旗鼓的提出了“谁审理,谁裁判;谁裁判,谁负责”,“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对我国法官队伍施行了单独管理的法官员额制,规定了法官对于司法案件的独立裁判权。以上改革推行之后,彻底改变了此前运行了几十年的司法案件法官审理之后的必须报经院庭长审批签署才能成文发布的司法文书审批制。改革之后,除非...

    2024-05-04 06:01:34
  • 法院裁判:公安处罚决定书不写明各违法行为处理内容,属程序违法
    法院裁判:公安处罚决定书不写明各违法行为处理内容,属程序违法

    案件来源: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辽10行终41号被上诉人金某诉上诉人辽阳市公安局B分局及原审第三人辽阳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闫某行政拘留及罚款一案,上诉人辽阳市公安局B分局不服灯塔市人民法院(2023)辽1081行初183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公开审理。上诉人辽阳市公安局B分局的出庭负责人赵勇及委托代理人刘洪城、宗鑫,被上诉人金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崔鹏,原审...

    2024-05-04 0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