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你们逼我去找工作,不如买瓶农药!”大学生摆烂躺平啃老,咋办

作者 :菲杉 2023-05-22 01:51:24 围观 : 评论

近些年,“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30%的年轻人靠父母接济生活。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啃老,甚至很多高学历的人也加入了“啃老一族”,以至于《人民日报》也大力呼吁:高学历的人应该脱掉“孔乙己的长衫”(代表学历高,钱不多,放不下身段的人)。

“你们再逼我去找工作,还不如买瓶农药,让我喝死!”谁能想到,如此决绝的话,居然出自一名大学生之口。


这是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的现场来自山东的小张说的,大学毕业后小张没有像普通大学生那样去工作,因为她不善与人相处,干不了几天就会被辞退。

于是,她长年把自己关在家里复习考研,可惜连续五年都没考上,而性格偏执的小张却不肯罢休,父母一再劝她先找份工作,她却以死威胁。

01

和小张一样,广州某重点高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子吉,也不愿出门找工作。

子吉家境一般,父母是普通工薪族,为了培养孩子,父母付出了很多,本以为孩子终于考上重点大学,夫妻两个总算是苦尽甘来。

但是2020年大学毕业的子吉,到处投简历,却处处碰壁,而他去参加银行系统的统招考试,也每次都惨遭淘汰。

子吉已经考了四次,他说:“出的题目一个比一个刁钻古怪,好像就是故意不想让人通过似的。”

但他不甘心,说要参加培训再去考试,可培训三个月就要两万块。

于是,子吉的父母又拼命给孩子挣补课费,但结果,子吉连银行的笔试都没通过。


有一天在饭桌上,子吉说:“要不,我去考公务员吧,但像我这个专业得先考研,而我却不想再读书了,我想工作先养活自己。”

虽然嘴上说着想工作养活自己,但子吉却很快买了考公的书籍,假装开始看书,每次父母问他学得怎么样时,他都会自负地说:“我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这点东西还能难倒我啊?”

但每次考试的结果都是啪啪打脸,父母责问他时,他总以出题太偏为由搪塞过去。就这样,子吉以各种理由(考研、考出国、考教师资格等),恬不知耻地在家啃老,但最终都是无果而终。

父母劝他先随便找一个工作,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可子吉不愿意,他瞧不起一般的工作,说白了,子吉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


父母也终于看清楚了,儿子只是嘴上焦虑而已,其实他根本不想出去工作,因为只要呆在家就不愁吃喝,还能熬夜玩游戏,睡到自然醒,更不必遭受社会的毒打,表面光鲜,多舒服的日子。

而子吉自己却毫无羞愧之意,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付出,也不帮父母做家务,连自己的房间都懒得收拾。

父母不在家,他就点外卖,每次都不低于50元,而且都叫父母拿钱。吃穿比父母还讲究,上千元的鞋子穿上了就舍不得脱掉,非叫父母买下,而父母省吃俭用大半辈子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这么贵的东西。

不仅如此,子吉还经常跟同学聚会,一次最少三五百元,他每次都是嬉皮笑脸地敲诈父母,说什么在给自己积累人脉资源。

父母忍不住要跟他算账时,他却总说:“我马上要找到工作了,等我工作了把工资全部交给你们。”但他依然只是嘴上说说。


父母只能求熟人给他找了一份银行柜员的工作,盼望他能好好珍惜这份工作,争取转正。

但子吉却要求父母给他买车代步,结果才去上了三天班,他就说这个工作太无聊,跟他的专业不搭,再也不肯去上班。

说白了,子吉就是想赖在家里啃老,可怜父母对他也毫无办法。

02

子吉是死皮赖脸地在家里啃老,可是何欣悦却是被父母求着回家啃老。

何欣悦是985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失败,她想先随便找个地方打工,再作打算,可却被父母拦住了。

父母觉得她这么高的学历,又是名校毕业,结果还要和普通人一样打工,那岂不是白培养了她这么多年?他们更怕被亲戚朋友笑话。


所以,父母宁愿让她在家继续备考,也不愿意她出去抛头露面,她自己想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无奈父母拉不下这个面子。

父母每个月给她几千块的生活费,支持她在家备考,她也是逢考必参加,考老师编、考事业编、考公……可结果都是屡战屡败。

失败的次数多了,父母也会慢慢失去耐心,他们会对孩子说:“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供你考试,你可不能当儿戏哦,至少要把这些钱赚回来。”

同时,父母希望小何留在自己身边,尽快找对象结婚,以后好给父母养老。小何听了,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两代人同时在家,也是矛盾重重,随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其实像小何父母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精力和大量金钱,好不容易才让孩子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现在要他们轻易脱下,谈何容易?


03

除了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啃老,博士生啃老的也大有人在。

李明亮,37岁,出生于湖南的偏僻小山村,湖南985重点高校,本硕连读,本来学校要保送他读博士,并且答应解决他的工作问题,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可没想到李明亮却心高气傲没有接受,自己考上了四川西南大学的博士。

读书九年期间,李明亮都没有回过家,有一天突然回家,父母高兴坏了。

李明亮从小品学兼优,是全家人的骄傲和希望,本以为这次儿子回来,终于有出息了,父母也可以轻松点,再也不用供养他。

但李明亮自从回家后,却整天躲在房间里看书,根本没有要找工作的意思,而且在家一呆就是两三年。

每次家人催他找工作,他就会骂:“你们就知道赚钱,根本不关心我!”

可怜老两口辛苦这么多年,换来的却是儿子的啃老。


要知道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供他读书,掏空了家底,怕他在外受委屈,还到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不少钱,一家人到现在还是挤在破旧的小房子里,都舍不得拿钱来翻修房子。

除了父母,连已经结婚生子的小妹也在供他读书。不要说报恩了,李明亮就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而他也从不帮着做家务干农活。

家人曾在李明亮身上寄予了厚望,可如今乡亲们都盖了新房子,只有他们家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而且父母因为多年操劳,积劳成疾,他们只有一千多的退休金,每个月的医药费就要八九百,真地很难再支撑下去。

有一次父亲干活晕倒在地,被人送回家,李明亮也只是瞄了一眼,又回房间看书了,真令人寒心。

父母好几次找他谈话,只求他能养活自己,每次都只招来李明亮的痛骂,气得父亲把他东西扔了出去,说不要他这个儿子了。


因为工作的事,一家人矛盾越来越严重,父母还曾报警三次,最后找到了电视台,希望能得到帮助。

电视台帮着联系到了西南大学,原来李明亮还没毕业,是申请了肄业回家的。李明亮的博士导师说他学术方面很优秀,只是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往。

但李明亮有自己的理由。

他说自己睡眠不好,总觉得是室友故意吵他,让他睡不好。还说自己身体垮了不能工作,要先调理好身体。

而李明亮的父母说他是熬夜看书造成的,作息习惯不好,算不上病。

最后,心理医生说李明亮没有心理问题,只是属于“幼稚型”人格,内心像个小孩,遇到问题只会逃避,说穿了就是不肯承担起作为成年人的责任。


04

说到底,啃老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越来越多年轻人啃老,有父母教育不当的原因,孩子从小被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只一味地索取,极度自私,缺乏责任心和担当。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只是围着“分数”转,根本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多大学生的社会常识、抗挫折能力极弱,而父母只看重智力教育,却忘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还有很多大学生不懂职业规划,父母认知不高,也没能力引导和帮助孩子一起做好职业规划。


除了父母孩子的个人因素,跟社会大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是原因之一。

教育部每年都会统计大学毕业的人数,其中2022年竟高达1076万,远超当年的出生人口,2023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也不容乐观,仅以上海为例,截止四月份,所有高校的本科就业率仅25%。

“毕业即失业”成了大学生解不开的魔咒,而招聘条件却越来越苛刻,有些幼儿园、小学老师,甚至一些私企都要求本科甚至硕士博士,但工资却还比不上某些农民工,如此白热化的竞争,逼迫很多人卷入了新的“独木桥”——考研、考公、考编。

有些父母看工作难找,自然想帮孩子一把,但也有些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养老作铺垫,不得不纵容孩子啃老。毕竟我们社会的保障体系、养老制度都不健全,家里就一个孩子可以依靠,现在不让孩子啃老,以后会不会受孩子的虐待?这也是啃老泛滥的一个原因。


05

有时候,我们会嘲笑一些高学历的人,找一些普通的工作。比如:研究生尼莫,回国后做了保姆;211大学毕业的崔西,去卖冰淇淋.......还有很多大学生去做保洁、送外卖……

我们似乎忘记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劳动者都值得尊重,总比“啃老”强多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父母辛劳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总算可以歇一歇了,子女又于心何忍,在他们年老体衰时,榨干他们的金钱和心血?

只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子女,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容易,而这样的子女也会更孝顺,父母又何愁养老的问题?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如鸣珮环1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

1. 《父母发5000月薪,求我回家啃老》 新周刊 2022-08-29 08:00

2.《“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孩子不工作也不伸手要钱,3000块能活一年》

人民资讯 2021-11-23 07:13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90后啃老族:有人理直气壮,有人畏畏缩缩》 三联生活周刊 2022-11-12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相关文章

  • “人老了,为什么讨人嫌?”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
    “人老了,为什么讨人嫌?”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老化,人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许多老年人会发现,他们的人际交往不如以前顺利,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得紧张或者讨人嫌,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老年人讨厌症”,那么,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人们在老年时,身体体能和心理状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保健,老年人会出现视力和听力下降、听觉障碍或者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老年人与周围人的交流受到很...

    2023-05-22 01:51:40
  • 古代为何常说:“女人指头短,不愁吃和穿”
    古代为何常说:“女人指头短,不愁吃和穿”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受到诸多限制和限制,因此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关怀。其中,“女人指头短,不愁吃和穿”就是古代智慧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女人指头短”这个说法,是指女人身材娇小,尤其是女人的手指相对较短,这在古代被视为女性的一种美德。因为在古代,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参与重劳动,更多的是承担家务和照顾家人的任务,双手的细软和柔弱性对于其完成这项工作是有很大...

    2023-05-22 01:51:36
  • 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起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73年公安部长李震意外身亡,引起众人争议,周总理下令:彻查到底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73年10月22日上午,公安部众人陆陆续续进入了公安厅的会议室。前两天会议上对于年终报告的内容,众人争论不休,甚至激动的拍起了桌子,为了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部长李震紧急叫停会议,约在今天上午继续讨论。眼看着开会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部长李震还不见人影,副部长于桑坐不住了,准备出去寻找。...

    2023-05-22 01:51:32
  • 听闻黄百韬自杀,粟裕一头栽倒,妻子楚青透露:他不敢向主席诉苦
    听闻黄百韬自杀,粟裕一头栽倒,妻子楚青透露:他不敢向主席诉苦

    提起粟裕,那“军神”二字总是会和他密不可分的联系起来,粟裕会打仗,可是全军公认的。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力挫薛岳、李天霞、俞济时、黄百韬、张灵甫、王耀武等诸多国民党名将,率部歼灭国民党军200多万人,经典战例不胜枚举。粟裕开国元帅林彪曾佩服地说:“粟裕尽打神仙仗”。不过于粟裕而言,战功赫赫、声名远播的背后,他却有着很多藏于心底的苦闷与痛。像决定中国命运走向淮海战役,作为主要指挥者的粟裕,却在战后很少...

    2023-05-22 01:51:27
  • “你们逼我去找工作,不如买瓶农药!”大学生摆烂躺平啃老,咋办
    “你们逼我去找工作,不如买瓶农药!”大学生摆烂躺平啃老,咋办

    近些年,“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30%的年轻人靠父母接济生活。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啃老,甚至很多高学历的人也加入了“啃老一族”,以至于《人民日报》也大力呼吁:高学历的人应该脱掉“孔乙己的长衫”(代表学历高,钱不多,放不下身段的人)。“你们再逼我去找工作,还不如买瓶农药,让我喝死!”谁能想到,如此决绝的话,居然出自一名大学生之口。这是江西卫视《金牌调...

    2023-05-22 01:51:24
  • 我妈问我奖金多少,本想说10万,老婆指了指饭桌,我立马改口8000
    我妈问我奖金多少,本想说10万,老婆指了指饭桌,我立马改口8000

    导语:自己的收入不可对外人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面对自己最亲的人,比如兄弟姐妹和父亲,很多人还是选择坦言相对,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隐瞒。郑先生是老实的男人,虽然原生家庭条件不好,但他很努力,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了一笔奖金。他妈妈高兴坏了,问他奖金有多少,郑先生本想说10万,可他看向老婆指的饭桌后,连忙改口说8000。郑先生的自述:我和老婆结婚六年了,儿子上幼儿园中班,自从结婚后我一直住在岳父...

    2023-05-22 01:51:21
  • 士官杀妻案
    士官杀妻案

    大家好,我是同叔。过往很多案件,我们都是从人员失踪或是发现尸体为开头,跟着警察的视线一起调查,最后锁定并抓获凶手,再从凶手口中得知其作案动机和案发经过。今天这一起,咱们倒着来,看看原本是普通人的凶手是如何一步步举起屠刀的……1985年,山东乐陵县一户姓杨的农村家庭,女儿小杨在众多的求婚者当中看上了在首都服役的志愿兵邱长新。自打小杨十五六岁开始,上门求亲说媒的人就踏破了门槛。但小杨有着自己的想法,...

    2023-05-21 20:19:16
  • 法院与企业的《合作备忘录》,为何高院认定“不符合公平公正”?
    法院与企业的《合作备忘录》,为何高院认定“不符合公平公正”?

    相关截图广西新闻网5月19日晚发布消息称,近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法院与南宁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慧泊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一事引发社会关注。自治区已派出以自治区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组,赴南宁市对此事进行调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合作备忘录》内容经审查认为,合作备忘录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已责成青秀区法院解除了备忘录。该新闻一经发布,瞬间传遍里了法律圈,都在探究何事会闹到如此严重的...

    2023-05-21 06:00:08
  • 从网上下载电影有偿播放?涉嫌犯罪!有人已经被判了...
    从网上下载电影有偿播放?涉嫌犯罪!有人已经被判了...

    基本案情2018年3月份,李某在出租屋内开始经营私人影院。在未取得相关影视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从网上下载电影,并通过美团、微信等方式出售电影票,在出租屋内有偿放映。截至2021年3月案发,李某非法经营收入19万余元,从中牟利6万元。经公安机关鉴定,涉案视频文件2331条。公诉机关以涉嫌犯侵犯著作权罪,向平顶山市湛河区法院提起公诉。审理结果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视听...

    2023-05-21 06:00:06
  • 裁判文书网上,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五则裁判规则
    裁判文书网上,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五则裁判规则

    截至2023年5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夫妻共同债务”(关键词),检索出民事裁判文书1551705篇,其中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判的有326篇,由高级人民法院裁判的有10671篇,由中级人民法院裁判的有178677篇。通过筛选,本文最终选择5篇裁判文书作为研究对象。文书分别为(2021)最高法民申1611号、(2021)最高法民申3225号、(2022)最高法民申425号、(2021)豫12民终55...

    2023-05-21 0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