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 律师连见法官面儿都费劲,为啥还收那么多律师费?
    律师连见法官面儿都费劲,为啥还收那么多律师费?
    近日,律师界惹人注意的,不仅有俩辩护律师遭遇来宾中院脱鞋安检、禁带电脑等为理由的不带律师开庭,律师不得不将案件辩护工作从法庭搬到了微直播上,同期还有两位律师界的大咖发文,一是讲述自己代理案件遭遇到了“律闹”,一是自己代理案件因为见不到法官而不得不公开写文喊话。综合来看,这三件事其实都是一件事。来宾中院的事情,已经被“澎湃新闻”这样的媒体报道和评论,在此也就不说了,坐等事件结果吧。事件中暴露出的,...
    2023-08-09
  • 再审制度司法指导意见有重大变化,能改变诉讼程序空转现象吗?
    再审制度司法指导意见有重大变化,能改变诉讼程序空转现象吗?
    今年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近期几次重大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重提“公正和效率”司法工作主题,重新阐述了这一司法审判的矛盾共同体:“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我们自己。要重视程序公正。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程序合乎规范,同时能实质解决问题,案结事了,才是诉讼的目的、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效率服务服从于公...
    2023-08-07
  • 法官在电话里跟当事人互骂,谁把他俩推到一块儿的?
    法官在电话里跟当事人互骂,谁把他俩推到一块儿的?
    近日,潇湘晨报等媒体都在报道一起当事人遭遇法官在电话里辱骂的新闻。案情大概是,董某系一起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原告,案件二审后希望通过法律规定的院长发现的渠道,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按照法院人员的指示i,“要见院长,需要案件当事人联系原来的承办法官进行预约。”董某得知后,打通了法官李某的电话。“李某认为,我如果觉得案子有问题应该直接去申诉,不应该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的时候披露他的名字。”董先生称。两人在...
  • 最高法院再审调处8起行政案件,司法考核能考出公正和效率吗?
    最高法院再审调处8起行政案件,司法考核能考出公正和效率吗?
    昨天,本号关注了人民法院报8月3日头条刊发的《什么时候,案件都遇上这么负责的法官?两级法院不予立案的8个案件再审时获法官调解》一文,为再审阶段中最高法院法官多次敦促下级法院,不惜跑到案发地调处案件的司法为民精神点赞。文章后,不少网友的留言是,自己的案件什么时候也能遇到这样秉公执法、负责司法的法官呢?都知道,如今的司法领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用数据来说明司法结果,用考核来评定法官、法院的业绩...
    2023-08-06
  • 身在公门好修行,法官秉持正义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官司少打多年
    身在公门好修行,法官秉持正义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官司少打多年
    今天,看了最高法院发的一个案例《最高法立案庭一揽子化解8起行政纠纷——买房人终于等来了公平正义》(今天第三篇文章推送)。看罢案例,突然想到了近期文章中提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件,不由得想到了以上的这个标题。最高法院的案例大概是:袁某等三人,几年前在当地正规的开发企业购买了商品房,虽然交付了全款但一直没有办理房产证。2020年,当地政府根据上级清理违章建筑的指令,认定袁某等人所购的房屋属于违章建...
  • 刚说律所不能公司化运作,就出现律师、律所分所起诉总所案例了
    刚说律所不能公司化运作,就出现律师、律所分所起诉总所案例了
    今年4月份,网上曾经热传一则法官在一审判决书中直接批评原告代理律师不尽职尽责的新闻。诸如,“书面利息计算说明中存在多处明显笔误”、“对于期内利息与逾期罚息重复计算问题”、“只起到了‘传声筒’、‘快递员’作用,任何一名银行普通职员均可以胜任,当事人根本无需为此额外支出律师费用”......399万元诉讼费的案件,判决驳回了原告主张5万元律师费的诉讼请求。如此在借款纠纷的判决书中评价律师的代理工作,...
  • “律协会长行贿法官20万元”?判决书披露行贿律师是如何骗钱的
    “律协会长行贿法官20万元”?判决书披露行贿律师是如何骗钱的
    曾经有法律人总结,每一个贪腐法官的身后,都有若干行贿律师的身影,两者就像苍蝇跟有缝的鸡蛋之间的关系,分不清是先有了苍蝇盯上了鸡蛋的裂缝,还是鸡蛋裂缝之后引来了诸多的苍蝇。近些年,因法官受贿司法文书的偶然性原因曝光可见,诸如海南高院张家慧受贿案、山东济南三名法官受贿案件、湖南长沙詹支粮受贿案、贵州贵阳唐伟受贿案,安徽马鞍山市杨先祥受贿案......都是一名法官贪腐引出了诸多行贿律师涉案。为了一个案...
    2023-07-31
  • 律师感言:刑事案源渐渐没了
    律师感言:刑事案源渐渐没了
    最近,看了一篇律师写的“刑事案源渐渐没了”的文章,阅读量已经过了10万+,可见话题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最近还有一篇文章,是之前代理过很多著名无罪辩护案例的某前刑辩律师写的,称“我们即使耗费心血帮助他们申诉,喊冤,但实际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案件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动静,”从文后留言看,文章标题中提到的现象大家是一致认可的。文章写道,“大概七八年前,刑事案源还是很多的。每个星期都有客户来咨询,可以选择案...
  • 律师,不能光向当事人讲法律规定,还要告诉他们司法现实
    律师,不能光向当事人讲法律规定,还要告诉他们司法现实
    不少人在宣扬,律师,是公平正义的代言人,是法律的象征,但事实是,一个官司几方当事人都委托律师的话,就会对于一个案件,出现截然相反的律师法律观点。可公平正义、法律规定,怎么会允许对一个矛盾纠纷出现两个以上的法律定性和结果呢?由此可见,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只是一种个人的法律见解罢了,并不能代表什么公平正义、法律规定。以上的认识,并不是要否认律师的作用,更不是要否定律师这一职业,而是要让更多的人正确地...
  • 什么情况下,律师代理案件会伪造法院传票?希望对律师从轻发落
    什么情况下,律师代理案件会伪造法院传票?希望对律师从轻发落
    7月14日,“商州公安”发文称,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律师马某(31岁)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被刑事拘留。新闻转来,迅速引来了网上热议。有网友直接开涮称,这个律师真傻、这有点搞笑了,太不尊重律师这一职业了。有网友称要严厉打击,律师知法犯法,且行为已经危害到了正常诉讼活动,说不构成犯罪的律师感觉是蹭热度的,如果这不构成犯罪而仅是进行行政处罚,很难说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不过,也有律师对上述...
    2023-07-17
  • 为何围观热点案件:没有别人案件的公正,怎么可能对你的案件公正
    为何围观热点案件:没有别人案件的公正,怎么可能对你的案件公正
    近日,吉林白城黄德义一家因自建浮桥收费,被当地司法机关定性为寻衅滋事罪予以刑事打击的案件,引起广泛关注。绝大多数网友纷纷对于案件的定性表示不可思议,有人基于简单的类比推演,身边架桥私自收费的这么多,是不是都要按照寻衅滋事罪惩处?法律没有多么高深,如此朴素的推演,其实就是我们关心热门案件的意义所在。不过,也有人反对大家评论热点案件,他们的理由不外是,评论者都没见过案件卷宗,就对经过公检法律师案件当...
    2023-07-11
  • 法院的审管办,为何讨人嫌排第一?
    法院的审管办,为何讨人嫌排第一?
    审管办,是一个主要工作案件当事人接触不到的法院内设机构,检察院对应的部门为案管办。全称为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审管办,职责是审判流程管理,对法院经办所有案件从立案、分案、审限管理、结案、执行、归档等各节点进行监控管理考评,按照考核目标形成具体到每个法官及其团队的统计考评数据,作为业绩比较的依据之一。“这个月要统计结案率了,目前我们全市排名靠后,那个谁谁谁,拖后腿了”、“XX法官,你的案子快超期了,啥时...
  • 中纪委:法院副院长未造成损害后果的向法官说情打招呼,也是违纪
    中纪委:法院副院长未造成损害后果的向法官说情打招呼,也是违纪
    网友“成林”问:某法院副院长王某为A公司在该院的民事案件向主审法官说情打招呼,但是,该民事案件最终的审理结果不存在不公正的问题,请问王某是否构成违纪行为? 答: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了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行为,该行为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行为。本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为:本违纪行为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构成本...
    2023-06-30
  • 网络时代,“指鼠为鸭”的意外翻车教训,司法工作何时借鉴?
    网络时代,“指鼠为鸭”的意外翻车教训,司法工作何时借鉴?
    昨天,随着四个部门组成的省级联合调查组的《情况通报》认定的,“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彻底宣告了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前认定的“异物为鸭脖”结论错误。今天,“指鼠为鸭”的热议还在继续。网友们纷纷从之前的怀疑发展到了震惊:这些本应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的部门,为何会走到了帮助不良商家、公然违背自己法定职责、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地步,如今招致了举国上下的谴责和追责之...
  • 辱骂法官被拘之后长文质疑案件公正,司法也面临“鼠鸭之争”问题
    辱骂法官被拘之后长文质疑案件公正,司法也面临“鼠鸭之争”问题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及转载一则法院的司法惩戒《决定书》,由法院直接立案,将对案件处理结果不满而在抖音上发布多条辱骂、挑衅办案法官的案件当事人刘某某,决定司法拘留十天。报道称,这是最高法院施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以来,秀山法院办理的首例司法制裁案件。报道也提到,刘某某“承认违法事实,但拒绝道歉和认错。”究竟刘某某用了什么词语辱骂法官,《决定书》和新闻报道,都没有提及,引发了不少...
    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