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尼克松临终前谈及中美破冰:1972年那次访华,让我有些后悔

作者 :涵凡 2023-07-10 11:19:21 围观 : 评论

1994年4月18日傍晚,尼克松在新泽西家中因身受中风突然倒地,当即就被送往纽约康奈尔中心急救。21日下午起,他陷入深度昏迷状态,22日在纽约康奈尔医疗中心逝世,享年81岁。短短4天,这位美国政坛史上的风云人物便陡然陨落。


生命尽头的尼克松,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他在短暂的清醒状态下,艰难忆述着自己的从政过往,讲了许多成绩,也说出不少遗憾,其中甚至还提到了中国。“1917年那次访华,让我有些后悔,我可能亲手创造出一个科学怪物。”

尼克松访华后发生了什么?他这番话到底从何起?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乘坐专机飞赴中国,中美建交就此拉开帷幕。尼克松执政当年,为促成中美建交做出过大量的努力,基辛格此次悄然访华,就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


由于此次会面高度保密,除少数政要高层外,无人知晓,前去机场接机的也只有叶剑英和黄华几位中央核心成员。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两国建交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中美为何要偷偷摸摸?

这就得从1958年说起,原本和中国亲如兄弟的苏联突然反目,短时间撤走了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支援设备、资金和人才。追随苏联的众小弟见状也不敢迟疑,纷纷争先恐后和中国断绝联系。


中国敬苏联是自己的老大哥,结果对方却想插手我国主权问题,历经艰苦奋战的中国无比清楚,面对霸凌,委曲求全要不得,所以果断拒绝了苏联的无理要求。

结果苏联仗势欺人为恐吓、报复,直接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苏联的军事实力,全球有目共睹,甚至连当时的美国都要给他几分颜面,且不说这百万雄兵对我国内部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就是国际社会也嗅到了危险。


中国当年的邦交国几乎全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现在苏联摆出这番姿态,自然没谁敢再靠近我们。于是自1959年起,中国开始迎来外交寒冬;到1965年7月,中国的外交事业彻底停滞。安全、经济等问题逐渐集中爆发。此时,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东方,不为别的,只因美中拥有共同的“敌人”。

中国当然知晓这个资本主义强国的目的并不单纯,但结合现实我们急需打破僵局。而且中美建交,对西方诸多国家来说,也是个强有力的信号,它不仅能盘活中国的外交事业,还能掐灭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妄想。


因为,美中建交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换言之也就是要承认台湾属于中国,这对长期接受美国支援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再往大的说,中美建交还会大幅降低外部对中国统一事业的阻碍。

中国身上到底有何价值?竟能让美国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

1969年1月20日,美国第37届总统尼克松上任。他前脚刚入住白宫,美军紧跟着就发动了对越战争。五角大楼本以为这场仗将打的不费吹灰之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局势却逐渐朝着对美不利的方向发展。前线节节败退,军火和资金消耗开始入不敷出。


此种情况下,美国为保存实力只得偃旗息鼓,灰溜溜撤出越南。彼时,美苏之间的较量也变得空前激烈。

尼克松看着当下的国际局势,直皱眉头。到底该如何才能避免美国走入黑胡同?焦头烂额之际,他的注意力被第三世界国家所吸引。虽说这些国家发展迟缓,国力孱弱,但未来潜能却十分巨大。尤其中国,不仅成功杀出重围,还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而苏联与中国关系的交恶,更是让尼克松看到了利用中国来牵制苏联这个对手的可能。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但美国能否和中国成功建交,并非尼克松一人说了就算!

首先在三权分立的美国,各方之间的较量错综复杂,对中国的态度也存在巨大差异,时任美国国务卿罗杰,以及整个美国务院都对我们持有敌意。尼克松作为总统,要是不能将这碗水端好,必定会给自己的政治仕途带来阻力。


其次,中国上下当时也因为钱学森事件和抗美援朝等恩怨,对美国的印象很差。那中美破冰难道就要因此泡汤吗?正所谓天无绝人路,当年和中美同时交好的巴基斯坦,成为了两国沟通的最佳桥梁。自1969年11月至1970年3月,尼克松及其亲信和中方领导始终保持着逐步深入的秘密沟通。

1971年,周总理代表祖国率先对美释放信号,表示欢迎美方来华访问。同年,中美运动员在世界兵乓球标准赛上碰面,运动健儿精彩的比拼,极大的拉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心。最关键的是,中国在赛后还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美国运动员。表面看这场“欢迎宴”并不涉及政治,但尼克松很快就安排基辛格在7月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


鲜少人知,基辛格动身前,白宫曾通过巴基斯坦向中国政府发来一封密信。上面寥寥数字却写着一个足以震惊世界的消息!基辛格将于6月15日之后的某天前往北京。

周总理在看过信上的内容后,给与了高度重视,亲自挑选、部署领导班子,以确保基辛格访华万无一失。7月8日,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基辛格突然声称肚子疼,而后被紧急送往巴基斯坦深山中的总统官邸修养。


结果次日,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悄然出现在了北京,对于中美乃是全球而言,这都是1次意义非凡的会面。周总理亲自接待并和基辛格进行了长达17个小时的秘密会谈。宴席上,周总理在热情给基辛格夹菜的同时,详细讲述着中国的现况,着重强调中国始终主张和平发展方针,并不谋求世界主宰地位。这番话看似随意,却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尼克松的顾虑。

政治场的老手基辛格岂能不明白周总理的意思,坦诚回应美国内部也出现很多问题,现在继续一个盟友来共渡难关。


基辛格此番访问中国,只在北京停留了短短两天,但却留下了无比震撼的回忆。他看到的中国完全不像西方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中国人热情且自信,勤劳而善良。他甚至在当时就已经预见,中国将来会比苏联更厉害。

就这样,基辛格带着对中国全新的认知和中国提出的两大建交原则,回到了美国。一是要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二是要明确保证不会插手中国内部发展。

◐◐◐◐●☛█▼▲◐◐◐◐●☛█▼▲◐◐◐◐●☛█▼▲HTTP://WWW.79110.net███████████████████████████东方金报网

尼克松为何后悔访问中国?

尼克松经过认真考虑后欣然答应,并在数天后通过电视,郑重向全球宣布,他将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在1972年5月出访中国。


美国总统专机顺利抵达北京后,尼克松和周总理这两位“线上网友”终于线下会面,二人双手紧握,造就了中美外交的历史性时刻。随后不久,中美联合公报刊发文章,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消息传回国内,全民沸腾!

1974年8月8日,迫于水门事件带来的重重压力,尼克松宣布辞职,不过离开政坛中心的他依旧时刻关注着中国。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并面向国际社会公开友好关系。中国自此之后的发展完美应验了基辛格的预测。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到1993年,中国的成就已经大踏步赶上西方百年来的努力。六十年代末,我国GDP还只有0.2万亿,但在1993年却翻了17倍之多。另外,凭借不怕苦不怕累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国更是在武器重工和航空航天领域站稳了脚跟。


中国的急速发展让尼克松倍感意外,以至于他在临终前,神志恍惚的情况下都不忘对身边的人说“那次访问中国让我很后悔,是我亲手创造出了一个科技怪物。”

但尼克松这话不全对,虽说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当年中美建交关联密切,但本质终究还是依靠着中国人民的努力,以及国家路线和策略的正确,尼克松可以称自己为助推者,而不能说是创造者。


2015年,已经92岁高龄的基辛格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秩序》的畅销书。

他在书中写下了当年秘密访问中国的情形和自己内心的震撼。面对后来如他所料,迅猛崛起的中国时,基辛格再度用词肯定的表示,中国将会实现自己的两个100年目标。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相关文章

  • 20年前,婆婆踢我流产,现在让我给她养老,我怒吼到还我儿子
    20年前,婆婆踢我流产,现在让我给她养老,我怒吼到还我儿子

    01二十年前,我刚结婚不久,却因为婆婆的一次踢打而不幸流产,这件事让我一直心有余悸。二十年过去了,如今我的儿子已经成年,婆婆也年事已高,开始需要照顾。 我一直对婆婆心存怨恨,这些年来从来没有给过她好脸色。但是当婆婆向我提出让我照顾她的请求时,我忍不住愤怒地吼道:“还我儿子!” 婆婆听了很不满,对我说:“你这个不孝顺的媳妇,二十年前的事情你就不能放下吗?如今我年事已高,需要你的照顾,你就不能为我做...

    2023-07-11 08:19:35
  • 为何围观热点案件:没有别人案件的公正,怎么可能对你的案件公正
    为何围观热点案件:没有别人案件的公正,怎么可能对你的案件公正

    近日,吉林白城黄德义一家因自建浮桥收费,被当地司法机关定性为寻衅滋事罪予以刑事打击的案件,引起广泛关注。绝大多数网友纷纷对于案件的定性表示不可思议,有人基于简单的类比推演,身边架桥私自收费的这么多,是不是都要按照寻衅滋事罪惩处?法律没有多么高深,如此朴素的推演,其实就是我们关心热门案件的意义所在。不过,也有人反对大家评论热点案件,他们的理由不外是,评论者都没见过案件卷宗,就对经过公检法律师案件当...

    2023-07-11 06:01:17
  • 一法庭宣传“全年无判决、调撤率100%”,引发央媒质疑
    一法庭宣传“全年无判决、调撤率100%”,引发央媒质疑

    近年来,九畹溪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诉源治理,狠抓调解工作,推进“三个服务”,2022年全年结案319件,调撤率100%,无一判决,“没有判决的法庭”不断刷新“枫”景,守护一方平安。夯基垒台,厚植调解“好土壤”“法庭真是太有心了,在‘一杯清茶泯恩怨’的茶厂法官工作室主持调解,大家喝着茶、拉家常、化纠纷。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从激动到言和,我想这就是法官工作室用真情温暖人心的最好体现...

    2023-07-11 06:01:15
  • 最高法院裁判:时效期满后还款的,不能推定丧失诉讼时效抗辩权​
    最高法院裁判:时效期满后还款的,不能推定丧失诉讼时效抗辩权​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上述规定中“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应作严格解释,即债务人应当明确表示抛弃时效利益,同意履行剩余的还款义务,如达成还款协议、签订债权确认书等。在债务人并未明确表示...

    2023-07-11 06:01:13
  •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修订全文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修订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防护重点第三章 人民防空工程第四章 通信和警报第五章 疏散第六章 群众防空组织第七章 人民防空教育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

    2023-07-11 06:00:08
  •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全文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全文

    导读: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第...

    2023-07-11 06:00:06
  •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修订全文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修订全文

    导读: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警...

    2023-07-11 06:00:04
  •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全文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一、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修改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将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

    2023-07-11 06:00:03
  • 古墓中的不腐女尸
    古墓中的不腐女尸

    “神秘事件”非现实新闻 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说到不腐女尸,咱们国内最出名的有两具。 其一,是1972年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发掘的辛追女尸,距今2000多年。 其二,是1980年在新疆发掘的楼兰女尸,距今约有3800年历史。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干湿”: 辛追是湿尸,棺材内有近80升的红色液体浸泡尸身,达到了较好的防腐作用,也因此,其出土时的外貌与下葬之时相差不大,皮肤甚至还有弹性; 楼兰女尸则是...

    2023-07-10 22:20:26
  •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全文
    2023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全文

    导读: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防震减灾规划第三章 地震监测预报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第五...

    2023-07-10 2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