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 仅靠《第二十条》里英雄主义的办案口号,就能办出高质量案件吗?
    仅靠《第二十条》里英雄主义的办案口号,就能办出高质量案件吗?
    春节假期,法律题材的电影《第二十条》火了,引来了这几天几乎所有法律人参与的大讨论大评议,简直是鲜花与鸡蛋齐飞,说啥的都有。“法不该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律应该让坏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的出手代价更大。不然的话,我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世界交给孩子?”......这一大波无比正确的法言法语满屏幕都是,令不少人惊呼,不要把调子起的太高,防止被现实扯了裤衩。没有哪个法...
    2024-02-19
  • “法不应向不法让步”的前提,违法者要受到及时担责和有力惩罚
    “法不应向不法让步”的前提,违法者要受到及时担责和有力惩罚
    最近,法律圈因为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沸腾了,各个法律自媒体及司法官宣都加入了这难得的法治宣传热点之中,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视角不同、侧重不同以及成文目的不同,犹如昨天文章《《第二十条》火了正当防卫,引来了归功于谁的“检律之争”》说的一样,形成了不同的观影感受文章,读者需要理性辩证的看待这些文章。有法科生读者向本号投稿的文章显示,与很多人被影片中检察官在听证会上声情并茂的阐述“正当防卫”的讲演及...
    2024-02-16
  • 法律的真谛是让坏人的代价更高,让好人的成本更低,司法现实呢?
    法律的真谛是让坏人的代价更高,让好人的成本更低,司法现实呢?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季又来了,其中有一部法治题材的影片——《第二十条》。影片烟语君没看,但这并不妨碍各种影评,包括不少的司法部门的官媒,都加入了宣传该片的行列。影片中的几句法律格言,也随之火了起来。影片的名字来自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
  • 一审改发率2.4%、1.98%、0.92%、0.78%等,还有必要上诉吗?
    一审改发率2.4%、1.98%、0.92%、0.78%等,还有必要上诉吗?
    先看几组公开数据,让大家知道如今上诉案件获得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难度有多大:1、1月22日,《人民法院报》报道,“原则上将基层法院被发改的案件评定为‘预瑕疵案件’,但列明出现新证据等‘除外清单’。一审法官可提出申辩,二审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复核。”据佛山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瑕疵案件与业绩考核挂钩,通过双向追责推动裁判更细致,改判更审慎。2023年,佛山中院共通报预瑕疵案件2075件,90余件提出申辩,...
    2024-02-08
  • 成立省级调配中心将案件进行法院间的均衡分流,这个可行!
    成立省级调配中心将案件进行法院间的均衡分流,这个可行!
    近日,媒体报道,海南省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黄桂建议:海南省高院牵头成立一个全省案件调配中心,分流超量法院案件到案件量相对较少,且靠近承接案件法院的市县法院,便于案件双方当事人开庭。必保每位法官每年案件数量控制在250件以下。给出如此建议的理由是,近年来,海南省各地法院法官的人均办案数连年提高,有些发达城区法官年办案量高达近600件,导致有些法官劳累过度,苦不堪言;此外,“法官审理案件不能像生意人做...
    2024-02-05
  • 法院调解结案的民事诉讼案件是否可以上诉?
    法院调解结案的民事诉讼案件是否可以上诉?
    法院调解结案的民事诉讼案件是否可以上诉? 法院主持的民事调解一旦生效是不能上诉的。 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
  • 整顿律师恶意炒作案件,法院真的有必要再启庭审直播了
    整顿律师恶意炒作案件,法院真的有必要再启庭审直播了
    1月24日,“两院一部”与全国律协的领导坐在一起开创性的召开了“四方会商”。从官媒简短新闻通报看,其中的最高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律监督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律师的监督、支持“、“依法维护律师合法权益,就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尊重、保护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权利,畅通律师维权渠道,支持律师依法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要持续推进执业权利保障落实,为律师依法执业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2024-01-30
  • 坚决整治律师恶意炒作,要正确区分“恶意”与正当
    坚决整治律师恶意炒作,要正确区分“恶意”与正当
    前几天,“两高一部”和“全国律协”四方会商,其中一个重点,是要整治律师行业中的“恶意炒作”。这在律师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一些“路见不平”、“不吐不快”、经常发“小作文”的律师,担心今后发文一不小心,就被扣上“恶意炒作”的帽子,引发执业危机。其实,这次会谈的内容很多,也包含了“尊重、保护律师参与诉讼权利”和“畅通律师维权渠道”等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但是“坚决整治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还是...
    2024-01-28
  • 这么多法院去年20%以上的案件数增长,为何律师还喊没案子?
    这么多法院去年20%以上的案件数增长,为何律师还喊没案子?
    不论是打开当下的法律圈自媒体,包括本号在内也引用了不少,还是跟一线的法律人士讨论起来,都会看到他们都在说,目前的律师行业已经普遍性的感受到了行业性寒意。表现在,客户支付能力下降,法律服务价格上不去;纠纷发生后选择法律渠道的意愿下降,组织客户大幅砍了或削减法律服务开支,私人客户大多要求律师费跟实际效果挂钩。此前,有一个自称“18岁的高中女生”的作者在网上发文称,自己的父亲在北京做了30年律师,今年...
    2024-01-27
  • 司法人员办案中面对权力的干预,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司法人员办案中面对权力的干预,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迁西举报案,在最高检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案件结果彻底反转了,尽管结果来得有点意外和侥幸,但总好过刑事错案一味的在司法渠道内继续审理下去。试想,这个案件继续审理下去,当地的法院会有魄力力挽狂澜、否定之前的公安检察机关“神速”办案?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条龙”“惩处”敢举报市级领导兼职县委书记的马树山?根据最高检及“河北日报”的公开信息,经过最高检及河北检察院的会同审理,已经定性马树山案件为“不存在犯罪事实...
    2024-01-24
  • 2024诉讼离婚怎么办理呢?
    2024诉讼离婚怎么办理呢?
    导读:办理起诉离婚手续具有如下详细流程: 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材料,; 人民法院审查通过的,予以立案; 人民法院调解夫妻双方,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调解无效,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判决。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法务带您多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2024诉讼离婚怎么办理呢?办理起诉离婚手续具有如下详细流程: 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材料,; 人民法院审查通过的,予以立案; 人民法院调解夫妻双方,调解...
  • 离婚官司二审判决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离婚官司二审判决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一、离婚官司二审判决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离婚财产纠纷二审改判机会一般不大,在一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二审一般都是维持原判的。除非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以及上诉者提供了新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在查清事实后决定是否改判,具体是否改判还是要看案情及证据而定,稳当起见,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处理。 二、二审离婚是终审判决吗 如果双方当事人感情破裂,想要离婚的话,可以协议离婚,...
  • 迁西举报案开创的检察院“跨级”审查,今后能否成为常态?
    迁西举报案开创的检察院“跨级”审查,今后能否成为常态?
    1月12日,迁西75岁退休干部马树山举报当地县委书记等领导被捕被诉案,被“经济观察报”报道。一经报道,各方媒体及网友,也仅是将其作为常见的媒体报道案件而已。就算是报道中提到的马树山家人的“呼吁”,也不过是“为保证案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迁西县法院及唐山市其他各级法院都应对此回避。他们恳请由唐山市之外的法院来进行异地审理......恳求司法机关能够让马树山取保候审,以免发生任何身体的不测。”尽管...
  • 律师被法院罚款后举报法院不立案:双方都不能输的“志在必得”
    律师被法院罚款后举报法院不立案:双方都不能输的“志在必得”
    今天,法律圈都在热议天津某区法院以陈某律师“拍打立案窗口桌面,大声喧哗哄闹,侮辱法院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由,对其罚款5000元,以及陈律师所在的北京法某律师事务所以“公开道歉及公开请求”的形式,要求法院“就执行局有案不立、有法不依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的回怼。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过是换了时间、换了人物、换了地点等之后的一个个复述罢了,除非背后的成因或环境真正的有所改变。...
    2024-01-21
  • 毕某某诉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毕某某诉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毕某某诉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发布日期:2022-08-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基本案情 原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改名为宁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原宁城县药监局)以宁城县康寿药店经营者毕某某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为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毕某某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000元,并处罚款8000元。毕某某不服,向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宁城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