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完结篇)

作者 :惠媛 2024-11-14 06:05:15 围观 : 评论

书接上文《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二)》、《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本章重点写写我跟领导的关系是如何闹僵的。

跟领导因为职级晋升发生直接冲突

我和领导最激烈的冲突是在一次谈话中。领导提出,虽然我任正科级非领导职务时间很长,但由于直辖市任正科级比较容易,所以我这个正科级来到这边后不能再算,在职级晋升中不能考虑。

我当时被他这个荒谬的理论惊呆了,反应过来后立即反驳道,领导你之前曾在市级机关解决正科级,之后才能来基层任副县级领导。在市级机关任正科级比在基层难度小得多,照你这个说法,你在基层任的这个副县级职务是不是也不应该算数?

这句话冲口而出之后,我就意识到不对了,感觉这次真正触碰到了他的逆鳞。领导面色煞白,双唇颤抖,过了很久才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我现在非常担心,你这次晋升考察通过不了。”

我依然硬气回应,我工作尽职尽责,也没有违法违纪,没有理由通不过考察。结果是,我还是没有通过晋升。现在回头来看,这次冲突及当时我说的话,肯定深深得罪了领导。



冲突影响

我经常回想,我跟领导的关系能够演化到这个地步,应该说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要占重要原因。

喜欢被赞美是普遍的人性,要求下属的绝对顺从是领导普遍的要求,以及一把手掌握着提拔晋升的一票否决权、下属的晋升取决于领导的印象等等的职场及社会现象,我未尝不是心知肚明,可就是不愿为之。

说白了,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自以为多读过一点书,能写那么几篇文章,在工作上、资历上有点儿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就认为到了提拔晋升的时候,即便自己不争不跑的,就可以被领导看在眼里。

纵观历史,有才能而职场失意者若过江之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不是这样的规律?更何况,自己也并不具有什么大才,一个硕士生的多年职务的得不到提拔、职级待遇得不到落实,怎么能待得住官场潜规则的力量?

经此一事,我是彻底把这位一把手的领导得罪了,附带的是,单位里的大小领导乃至同事,都是以领导的对立面看我。即便过几年这位一把手走了,我顶撞领导遭到晋升失败的故事,也会被同事以各种添油加醋的方式,流传下去,影响到下一任或几任一把手领导的印象。不出意外的话,我的职业晋升希望,是彻底终结了。

单位的狭小空间里,下属跟一把手领导直接发生观点和言语冲突的事情,注定会没有人公开的站在下属一边,甚至会在公开场合跟我划清界限;即便私下里有人会安慰性的为自己打抱不平,但内心里早就将我的作为,当成了反面教材。

个人反思

当初,我在黄金年龄放弃了优越的发展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本是出于内心中一片浓郁的故土情结,也曾满怀一腔对家乡的热忱想要有所作为;而今,个人性格原因包含在内的尴尬处境,真的是“天凉好个秋”啊!

记得刚回家乡上班时,有次跟兄弟单位的几个人一起组建成临时机构工作,其中一人明显早就知道我这个人,见面就夸到,学历又高,还有高层工作经历,你前途不可限量!我还没开口客气,旁边的另一人对应道,谁都曾经年轻过啊!

事后才知道,当时对应回答的那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某名牌政法大学的本科生,几十年职场兜兜转转了几个单位,一直也就是一个股级干部。如今看来,在基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光是想着躺在学历资历、业务能力上的提拔晋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人说的才是真玉良言、职场真相啊!

也许对于我而言,经历的这十几年遭遇,可能是教训深刻到可能需要一辈子来扼腕,可是在广大的基层,不过是一个在无数人身上上演过无数的周而复始罢了。我又能奈何呢?将事件公开出来,就能改变自己的遭遇,亦或是迎接下一个“被针对”?

至于上面所提的这位领导,曾经的他也是农家子弟,当上领导之前有着不错的口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破格提拔为副县级单位的一把手,说明早已深谙以上的职场运作方式。

从其来了以后提拔的班子成员就知道,基本上都是能获得其赏识和看重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具有服从意识。而我,则显得格外的另类,犹如流行的,即便是法律职业,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单位里最不缺的就是会办案子的人。只能说,在以我为鉴再也不会有人敢公开表达与领导不同意见的工作氛围下,祝愿其能具有洞察一切的超能力,不要翻车吧!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根本原因还是上文中的文人毛病,心里有什么事儿就不写出来,就觉得堵得慌,不得不抒发。

另外,之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马某宇遭遇,感觉与我心有戚戚焉。跟马某宇相比,我的遭遇还不是最坏的,也没有人家的胆量敢最后一击,只是想自己的遭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和发表出来,更好的展现出个人理解的基层公务员职场面貌。

此外,也是给自己正名。我这十几年职场经历,并不是外界评价和定性的,诸如一事无成、性情乖张、不识时务、不通情理等等,所谓的职场规则我都懂,但只是基于性格或是内心还秉持的一点良善和天真,觉得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也有些事情做了自己的良心上过不去,才走到了今天的这般田地。

也知道,在绝大多数具有“主流”社会评价标准,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看来,我这具备了那么好的条件没有混出个一官半职,就是一个十足的LOSER。毕竟,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你是这样看待我及这篇文章,我也认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尽管以上说了很多性格反思的话,如果人生还能重来一场的话,也许我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真诚和善良,不能没有耿直之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完结篇)
    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完结篇)

    书接上文《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二)》、《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本章重点写写我跟领导的关系是如何闹僵的。跟领导因为职级晋升发生直接冲突我和领导最激烈的冲突是在一次谈话中。领导提出,虽然我任正科级非领导职务时间很长,但由于直辖市任正科级比较容易,所以我这个正科级来到这边后不能再算,在职级晋升中不能考虑。我当时被他这个荒...

    2024-11-14 06:05:15
  • 一审结果经审委会研究决定的,二审发回重审时应指定异地法院审理
    一审结果经审委会研究决定的,二审发回重审时应指定异地法院审理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个由来已久,很少有人关心,但却造成了很多错案长期无法得到纠正的程序性问题——一审经过审委会研究决定的案件结果,二审法院对案件决定发挥重审时,又回到了原来的一审法院审理。让参与过原一审案件的审委会委员参与重审,违反法律规定,难以达到依法监督纠错的目的;不让参与过原一审案件的审委会委员参与重审,影响重审审判工作正常开展。一审经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二审不宜发回原一审人民法院重审。...

    2024-11-14 06:05:13
  • 厦门女公务员出轨文旅干部后续:更多不堪细节曝光通报瞬间沦陷
    厦门女公务员出轨文旅干部后续:更多不堪细节曝光通报瞬间沦陷

    10月24日,厦门某文旅机构钟某真的成了全网非常火爆的人物,成了名人。这个干部不一般,一个人脚踏好几只船,而且各个貌美如花,本来可以高枕无忧的继续自己的奢侈生活,但没想到被第四...

    2024-11-13 16:15:21
  • 医院美女人妻婚内出轨开房几十次!对方用易拉宝曝光是否违法?
    医院美女人妻婚内出轨开房几十次!对方用易拉宝曝光是否违法?

    什么叫“纸包不住火”,成都这家医院里的一位美女员工,就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一男子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医院女员工,事情败露后,妻子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展开了反击,直接拿出...

    2024-11-13 16:12:44
  • 伴郎把手伸进新娘内衣新郎不阻止反而笑嘻嘻 殊不知低俗婚闹触犯法律
    伴郎把手伸进新娘内衣新郎不阻止反而笑嘻嘻 殊不知低俗婚闹触犯法律

    玩归玩,闹归闹,千万别拿低俗当玩笑…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天理不同俗,仅一个婚姻,我们国家每个地区就略有差异,有一些地方的风俗,确实是让人不敢恭维。本来结婚应该是高高兴兴的...

    2024-11-13 15:55:16
  • 女子参加同学聚会醉酒与男同学开房被男同学引诱 缺乏证据无法定罪
    女子参加同学聚会醉酒与男同学开房被男同学引诱 缺乏证据无法定罪

    知脸不知心的人,无论是面对陌生的路人,还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出门在外都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在酒厅。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重聚时,聚餐成了彼此交流的便捷方式。点些饮料,边吃边聊,说...

    2024-11-13 15:51:37
  • 24岁小伙约45岁大妈开房并偷拍亲热全过程 敲诈勒索10万块钱
    24岁小伙约45岁大妈开房并偷拍亲热全过程 敲诈勒索10万块钱

    2020年7月,一位40多岁的女子在浙江金华某派出所接见了她。这个女人一直在大堂里转来转去,当工作人员询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她却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走来走去,足足走...

    2024-11-13 15:46:22
  • 资深律师惊讶法官助理撰写判决书,法律人之间的隔阂有多深
    资深律师惊讶法官助理撰写判决书,法律人之间的隔阂有多深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名有资格“参加实习律师面试考核”的资深律师,有资格面试实习律师的,应该还是地级市律协一定职务的吧。文章提到,当律师听到实习律师称自己在法院担任法官助理期间撰写过几百份判决书时,大感惊讶,在其认识里,“法官助理只是协助法官,例如主要观点是法官的,助理只是按照法官的意见完成文件起草等工作”,如果让这些人(法官助理)“在法院决定案件的裁决结果,让人不寒而栗。”文章之后...

    2024-11-13 06:05:55
  • 《刑事冤案研究》:我国遏制冤案简史的五大进程
    《刑事冤案研究》:我国遏制冤案简史的五大进程

    2000年6月中旬,美国媒体重头报道了一则举世震惊的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詹姆斯·S.利布曼(James S.Liebman)教授主持的一个项目组对1973年1月1日至1995年10月2日23年间美国死刑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美国死刑案件平均误判率高达68%,有3个州死刑案件误判率高达100%。2005年,中国媒体接连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先是2月下旬媒体报道,...

    2024-11-13 06:05:53
  • 司法案例: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承运人如何行使留置权
    司法案例: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承运人如何行使留置权

    在物流行业,如果遭遇货主既没有明确约定结算方式与结算时间,且事前双方没有明确承运司机不可以行使留置权的前提下,货车司机可以拒绝卸货并行使留置权来促使货主及时支付运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六条规定,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保管费或者其他费用的,承运人对相应的运输货物享有留置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上述规定中的“相应的运输货物享有留置权”,即指合理限度,目的是担保留置权人实现...

    2024-11-13 06: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