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学法守法

微信
手机版
豪仕法规

大连法院网: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敲诈勒索罪犯罪构成要件

作者 :涵凡 2023-12-16 08:30:41 围观 : 评论

[案例]

原公诉机关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吴某。

被告人于20世纪80年代与被害人张发生婚外情。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张数次将款项汇入女儿钱某的银行账户。吴某分别于2010年2月12日、3月5日和5月1日发行57万元。债券67万元、75万元;2010年9月30日,张将2万元汇入银行账户,11月14日将12万元汇入钱银行账户,2011年1月31日将41万元汇入钱银行账户。同日,吴某发出借条41万元,与上述借款一并入账,共计254万元,于2011年3月底归还,年利率为10%。2013年5月13日8时,上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从到上海市大埔路198号,要求张付款。双方吵了一架,去了派出所。当天14时许,在大埔道皇后咖啡厅会见了张、俞、孙。让张付款,并告诉张的单位和他的妻子,他与张有婚外情,并要求张第二天付款。2013年5月14日16时30分左右,张到大埔道700号皇后咖啡厅预约,向交付现金50万元。吴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共拿张304万,过去254万,今天50万,以后不要了”。当吴某试图离开咖啡馆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住。

[审判]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他人勒索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敲诈勒索罪。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被害人张共将254万元人民币汇入钱、的银行账户,均出具借条,2013年5月13日前张未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公诉机关指控向张勒索人民币197万元的证据不足,采纳辩护人关于人民币197万元的辩护意见。向张勒索50万元,受害人张的陈述和证人于、孙的证言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驳回了辩护人提出的50万元为未遂、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据此,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被告人吴某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一审宣判后,吴某拒绝接受判决,并提出上诉,理由是他没有向受害者勒索钱财,而且收取的钱是贷款。吴某的辩护人认为案件已得到控制,吴某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请求二审法院减轻处罚。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他人勒索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敲诈勒索罪,上诉人吴某应受刑事处罚。但由于遗嘱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属于犯罪未遂,依法减轻处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5 (2)条、《刑法》第274条、第23条的规定,判决:1。一审判决被撤销,即被告人吴某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罚款2万元;2.上诉人吴某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评估]

一、控制下交付的判断

对于本案是否交付控制,控辩双方存在两种不同意见:辩护人认为,根据公安机关对本案事件的综合判决、对被告人的抓获以及一审、二审认定的事实,被害人在咖啡馆向被告人交付50万元钱时,公安人员已经部署在外面, 当他想在钱被交付后离开咖啡馆时,被告部署的公安人员已经把所有赃物都放在咖啡馆里,这个案子被交付控制住了。

公诉机关和一审判决均认为,被告事先与被害人确定了钱款的数额、交付时间和交付地点,

上世纪中后期,毒品、假币、武器等违禁物品非法贸易犯罪激增,呈现出涉及面广、犯罪手段隐蔽、社会危害性扩大的趋势,传统侦查手段面临严峻挑战。为固定整个案件的证据,逮捕涉案人员,有效侦破案件,打击犯罪,控制下交付这一特殊侦查手段应运而生。控制下交付是指在受控条件下的流通,在中国被翻译为“控制下交付”。在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它被定义为允许在主管当局的知情和监督下,将非法或可疑货物运出、通过或运入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做法。在《刑事侦查学》一书中,王将控制下交付定义为“侦查机关发现犯罪,不当场逮捕,而是严密监视,在监视下继续实施,当犯罪行为触及其他有关犯罪嫌疑人时,再予以逮捕的侦查方法。”控制下交付最初用于毒品犯罪侦查,现在《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于涉及支付违禁品或者毒品等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侦查的需要,按照规定实行控制下交付”。

控制下交付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与传统的侦查手段相比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被立即逮捕,而是被允许在警察的控制下进行进一步的犯罪活动,然后在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分子后实施逮捕。 第二,侦查人员不干预犯罪活动,而是暗中观察嫌疑人的行动,暗中监控违禁物品的流通。控制下交付和诱惑侦查都是特殊侦查手段,两者在具体实施方式上有明显区别:控制下交付属于监控侦查,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不干涉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在诱惑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往往作为交易的一方参与刑事诉讼。特别是,犯罪故意诱导的诱惑侦查手段通常包括犯罪故意诱惑和数量诱惑,本质上是“制造犯罪”。侦查机关侦查行为的影响直接影响犯罪构成要件和构成要件,进而影响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因此,其合法性没有得到国际公约和国内刑法的承认。

本案中,被害人报案前,双方约定了给付的金额、时间、地点,侦查人员没有参与产生犯罪意图、确定金额、给付金钱的过程。对此,控辩双方均无异议。犯罪意图、犯罪数额、敲诈勒索都来自被告人本人,后一位被害人按照与被告人的约定去交货地点交钱。显然,本案不属于诱惑侦查。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虽然被害人和被告人约定了支付的时间、地点和金额,但被害人随后的举报行为表明其主观上没有支付金钱的意愿。客观上,虽然被告按照合同约定准时到了约定地点,但是在受害人交钱的时候,公安人员已经在交货地点部署了控制。公安人员在没有惊动被告的情况下,暗中监视被告的犯罪行为,伺机逮捕被告。也就是说,公安机关事先知道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关于交款的约定,并没有直接介入交款过程。相反,他们在交易场所周围安排控制,秘密监控被告的行为,并允许所涉及的资金在监控范围内流动。最后,当被告收到钱后想离开交货地点时,侦查机关逮捕了被告,并固定了刑事证据。本案符合控制下交付的构成要件,即控制下交付

大连法院网: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敲诈勒索罪犯罪构成要件

关于控制下交付的敲诈勒索未遂问题,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的敲诈勒索已经结束,被害人已经向被告人交付了金钱。就被害人而言,他已经失去了对金钱的控制,被告人已经实现了对金钱的占有,符合敲诈勒索罪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交付行为”完全处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被害人不能失去对金钱的实际控制,被告人也不能获得对金钱的实际占有,应视为敲诈未遂。

本文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一、本案被害人、被告人约定于2013年5月14日下午交付财物,但5月14日上午,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告知公安人员财物的数额、时间、地点。14日下午,被害人从银行取出50万元现金,再次致电公安机关,告知其已取钱,将立即去咖啡馆交钱。客观上,当被害人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交钱时,公安人员已经在现场附近部署了控制,当被告试图用偷来的钱走出交钱的咖啡馆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可以看出,受害人是按照合同去交货地点交钱的,是协助抓捕,而不是实际交钱。根据敲诈勒索罪的行为结构,被胁迫人必须在被胁迫后处分财产。本案中,被告通过胁迫使被害人恐惧后,被害人不愿交钱,向公安机关报案。为了逮捕被告,公安人员让被害人去约定的地点交付财物。此时“交付财物”不是处分财物的行为,而是协助警方逮捕犯罪分子的行为,应视为敲诈勒索未遂。 第二,本案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虽然以形式结束,但在被害人报案时,公安机关已经掌握了被害人与被告人关于给付金额、时间、地点的约定,并提前在约定地点安排控制。因此,事实上,被害人并没有失去对金钱的控制,被告也无法获得对金钱的实际占有。敲诈勒索罪是结果犯,其既遂以行为人实际非法控制他人财产为基础。控制下交付本身表明,被害人虽然实施了财产交付行为,但并没有真正失去对财产的控制,当然也谈不上对他人财产的实际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认定敲诈未遂是合适的。 第三,控制下交付条件下的犯罪形态是在人为控制下形成的犯罪状态,它打破了犯罪行为在自然状态下的发展演变,使犯罪行为在因侦查案件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随时可以终止的情况下得以继续。司法实践中,如果被害人被敲诈后报案,公安机关在被害人交钱前抓获被告人,司法机关通常以典型的犯罪未遂处理,本案就是如此。但此时公安机关并没有逮捕然后停止犯罪行为,而是在被害人交钱,被告人拿到钱之后,也就是达到表面的犯罪既遂要求之后,才逮捕被告人。公安机关的职责除了惩治犯罪外,还包括及时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虽然犯罪在控制条件下发展到既遂状态是为了固定证据、侦破全案、逮捕犯罪分子的需要,但此时如果忽视实际情况,按其表象定罪量刑,就意味着犯罪人的犯罪状态将由侦查机关决定,犯罪状态的不良后果将由犯罪人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控制的条件下,不利于保护被告的权益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

相关文章

  • 可撤销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可撤销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杭州婚姻律师:可撤销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李晓娟律师今天刚收到一份杭州市上城区的撤销婚姻判决书。从2021年11月22日提交材料到2021年12月22日开庭宣判,用时一个月。李律师代理的是原告,是要求撤销婚姻的一方。那么李律师今天就讲讲可以撤销婚姻情形。 民法典规定了两种情况可以撤销婚姻,一种是第1052条规定的胁迫结婚,二种是1053条规定的一方婚前未告知患有重大疾病的。对于第一种,生活中见的比...

    2023-12-16 08:32:40
  • 民法典中公证处是否可对继承权进行公证
    民法典中公证处是否可对继承权进行公证

    一、民法典中公证处是否可对继承权进行公证 民法典对公证处是否可对继承权进行公证没有规定,而《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对继承权可以进行公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

    2023-12-16 08:32:34
  • 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的权利救济问题
    离婚后发现孩子非亲生的权利救济问题

    案情 李某、麻某于2005年开始同居,2007年4月15日生育女儿李小某,2023年1月14日登记结婚,2023年12月20日协议离婚,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公寓式住房一套及旅游车一辆归麻某所有,购房贷款24.3万元及其余债务10.1万元由麻某偿还,房屋产权25%赠与李小某; 李小某由麻某抚养,李某按月支付抚养费700元。 2023年4月23日,李某与李小某做了亲子关系鉴定,经鉴定二人非亲生父女关...

    2023-12-16 08:32:27
  • 知识产权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有疑惑怎么办?
    知识产权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有疑惑怎么办?

    一、知识产权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有疑惑怎么办?知识产权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有疑惑可以聘请专门的鉴定人员来参与犯罪数额的鉴定,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对于已经销售出去的销售金额的计算,往往是以已经查清的具体销售金额为准,并以此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争议不大。而对于制造、储存、运输或者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的计算标准,由于标准适用不统一及实践中普遍出现的认定难等问题,司法困惑较大。而非法经营...

    2023-12-16 08:32:22
  • 现在个人转让著作权是什么意思?
    现在个人转让著作权是什么意思?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公开表演权、播放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整理权和注释权等或者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权能,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的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下的行为。其法律后果是,著作权一经转让,出让人便丧失了该权利。因此,确切地说,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财产权的转让。1.著作权的转让的对象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是带有人身性质的权利,因而其...

    2023-12-16 08:32:16
  • 二审法院会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吗?池州民事诉讼律师为您解读
    二审法院会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吗?池州民事诉讼律师为您解读

    一、二审法院会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吗1、二审法院不会加重被告人刑罚。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只有被告一方提出的上诉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它是第二审程序中一项特殊原则,其目的在于切实保障被告一方的上诉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

    2023-12-16 08:32:10
  • 港澳通行证办理材料有哪些
    港澳通行证办理材料有哪些

    中国法律咨询网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法构网律师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点对点法律咨询解答、在线案件委托。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提供24小时在线律师咨询服务。...

    2023-12-16 08:32:04
  • 公堂之上儿告爹;儿子诉请获支持
    公堂之上儿告爹;儿子诉请获支持

    中国法院网讯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儿子状告老爹的案件,儿子的诉讼请求还获得了法院的支持,怎么回事呢? 原来,被告陈斌与原告陈亮系父子关系,陈斌于1997年5月7日与陈亮母亲离婚了,法院就财产分割进行了调解,调解书载明:“家庭共同财产房屋一套归儿子陈亮所有,现由陈斌代管。”因当时原告陈亮未成年,协议中所述财产由本案被告陈斌代为保管。原告陈亮现已经成年工作,具有了主张上述财产的条...

    2023-12-16 08:31:59
  • 劳动合同能否约定发生工伤事故概不负责?
    劳动合同能否约定发生工伤事故概不负责?

    劳动合同能否约定发生工伤事故概不负责?劳动合同到期不续,能要求经济补偿吗?单位入职两个月没签劳动合同违法吗?签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多久?劳动合同签一年和三年有何区别?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算解除合同?单位有权将劳动合同扣留不给员工吗?履行劳动合同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员工离职后,劳动合同文本保存多久?集体劳动合同条款与个人合同冲突怎么适用? 一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

    2023-12-16 08:31:53
  • 父母离婚为争抚养权 孩子变成“留守儿童”
    父母离婚为争抚养权 孩子变成“留守儿童”

    思明区法院家事法庭近期审理了两起这样的离婚纠纷。家事法官提醒:“这样的做法不仅苦了孩子,还会在法官心中形成不适宜抚养孩子的印象。”案例:孩子明明有厦门户口,却在小县城上学事件 母亲把孩子送回老家,矛盾更加激化莉莉和大刚(均为化名)恋爱两年多登记结婚,2008年儿子出生。大刚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孩子在母亲和外公外婆的照顾下成长。后来,夫妻双方的争吵越来越多,莉莉提出了离婚要求。2014年9月,...

    2023-12-16 08:31:48